2022年初,市场上曾传来和府捞面筹备港股上市的计划,时隔不足两年,又有新的消息。
据港媒消息,和府捞面将进驻香港铜锣湾罗素街2-4号地下铺位,开设香港首家餐饮门店,面积约1576平方呎,月租料约30万港元,呎租约190港元。据悉,和府捞面来港主要由香港投资推广署协助引入。
消息还称,和府捞面有意来香港上市,也已启动在港上市计划。
创立于2012年的和府捞面是一家以面食为特色的本土餐饮连锁品牌,隶属于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亚彬。
2013年在上海开出首家线下门店,随后相继进入华东、华北、华中、华南等全国市场,主打产品包括和府汤面、拌面、炒饭、捞饭等。虽发源于接地气的品类,但和府捞面的成功,却得益于“高端”定位。
除了和府捞面为品牌的餐饮第一业务,和府餐饮还创立了零售板块“和府到家”横向拓宽零售消费场景,发展高品质、多元的主食配菜及小食产品。“PickME咖啡&热食”、“一杯拉面”、“阿兰家兰州牛肉面”、“财神肉串”等子品牌。
资本曾一股脑涌进面馆赛道,从2015到2022年,和府捞面获得了7轮融资,和府捞面2021年获得8亿元的E轮融资,估值70亿,一时风头无两,但此后,最新的融资信息停留在2022年8月。
绝味食品在回复上交所的监管函时,对公司投资项目的营收情况进行说明,当中显示,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20-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11.07亿元、17.32亿元、14.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2.11亿元、-2.99亿元。三年,和府餐饮累亏超7亿元。
2023年年初,和府捞面被曝资金紧张、高管出走、裁员降薪、拖欠供应商款项。2023年7月,和府捞面的投资方绝味的公告显示,和府捞面3年累计亏损超7亿。
一边面临亏损,一边没有新的融资进来,和府捞面要继续扩张,需要解决资金问题,联营是一条路,上市则是另一条路。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品牌们都陆陆续续向高端化发起了冲击,各个消费领域的细分赛道中,有不少品牌都在上演着品牌升级、迈向高端化的演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细分消费赛道中的高端品牌也逐渐清晰起来,例如拉面行业的和府捞面。
一直被誉为“面界传奇”的和府捞面,其用餐环境几乎是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店面装修得像是在书房吃面,
桌边随手可得的各类书籍,头顶颇有书香意味的顶灯,还有自助取餐,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吸引了大量食客慕名打卡,但是其一碗面的价格却高达45元。
不过,从价格方面看,和府捞面也确实不便宜。
有媒体对此报道过,“和府汤面”的平均价格在33元上下,小菜等则在20元左右。即便是大众点评上有优惠,最便宜的一碗面也要28元。粗略计算,“一碗面+一份小食”怎么也要四五十元。
但实际上,吃个面条就要如此高额的支出,并不符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
据艾媒2021年调查,超四成受访者平均每次花16-30元吃面,超三成人会花31-50元,七成受访者对面类价格的期望在16-50元以内。
如今消费降级的寒意平等地渗透到每一个餐饮品牌,和府捞面也不例外。
为迎合市场,它主动进行大降价,把一半产品的价格降到30元以下。并且,同时启动联营和赴港上市计划、出海计划。这一系列大刀阔斧又常见的动作背后,表明和府捞面正在掉转方向,试图走一条全新的路。问题是,这条路它能走通吗?
成立于2013年,主打“书房里的面”,和府捞面一度俘获了一众一线城市消费者的心,那时,一碗面卖四五十元,消费者也“甘之如饴”。只是,和消费升级一起应运而生的和府捞面,面对如今的时代更迭,其生存的商业逻辑也已悄然生变。
从经营动作来看,和府捞面主要还是希望通过大降价和联营,去做下沉市场。毕竟“拼多多新王”和蜜雪冰城的故事,均验证了下沉市场的潜力。
可高端面的下沉,到底是降维打击还是水土不服,还不好说。
新消费品牌们没有什么新鲜事。如前文所述,和府捞面和喜茶、奈雪、良品铺子们一样,在消费降级的趋势下,不得不进行大降价。
在商场开“面店”,用重金砸装修营造“书房面”的氛围,用一碗独特的草本汤做差异化。甚至做3C产品出身的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一开始就布局了数字化。
供应链也很扎实,建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的厨房和近10万平方米的现代食品产业园。也因为如上种种,和府捞面成为了一个被看好的项目。
但投入再多,最终还是要靠消费者买单,这个链条才能转起来。
和府捞面的持续亏损是事实,一些一线城市的人表示,好久没吃和府捞面了,客流下滑也是事实。
和喜茶类似,和府捞面一直走高端定位,一时半会可能不好下沉,因为最初经营目标本不是一个客群。在一线城市,相比物价、工资和生活节奏,精致白领们花三十好好吃一碗面,等于好好吃一顿饭,不算太贵,消费者尚可接受。
下沉市场的经营逻辑恐怕就不是如此了。花三十吃一碗面,在下沉市场的消费者眼里,可能是大冤种,性价比不高。
笔者曾经对比过和府捞面在新一线城市武汉的商圈,和北京商场里的门店,同样是饭点,武汉的顾客寥寥无几,北京的门店人满为患,甚至需要等位。
要知道,任何一个下沉市场可能都有自己专属的区域面。以新一线城市武汉为例,几块钱一份的热干面,十几块一份的生烫牛肉面,好吃的面食不要太多。更不用说,中国大地上,各个地级市、县城的特色面了,眼花缭乱,选择太多。
如果剔除了主流吃面的客群,仅剩下能负担二三十元一碗面的客群,那下沉市场的客群恐怕就直接砍半了。
价格下降仅仅是第一步,并不意味着下沉市场就会买账。
目前看起来,和府捞面的核心动作在降价和联营上。好像价格下降了,面就能卖得好。
和府捞面在一线城市经过验证的模式是,预制好的可以快速出餐的面,和书房氛围烘托出的“高端面”。这是给一线城市消费者,在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好好吃饭的解决方案。
但在小城市,大家的时间充裕,生活节奏缓慢,人们可能对一碗现场烹饪面的喜欢,多过一碗预制好的面。甚至就蹲在路边吃上一碗面,看着人来人往,和小店的烟火气,要的就是这个“接地气”。
和府捞面试图通过降价去攻下下沉市场,理想很美好,但要想真正下沉下去也许还是很难。
此次和府捞面的大降价,是趋势,也是主动选择。百家店和千家店的管理难度也不同,3年开2000家和府捞面的目标已经提出,接下来摆在和府捞面面前的是一场硬仗,前路如何就看如何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