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文社科联合书单共发布了11期,推荐新书总计270本。按照过去几年的惯例,我们继续与当当网合作,分析2023年人文社科联合书单推荐的270本书上市后的月均销售数,以排名前20名的书组成2023年的年度书单,也称“2023年叫好又叫座的人文社科图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最高统率者的权威发生了巨大动摇,被视为“股肱之臣”的也发生了质变。随着干政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日本一步步走向深渊。本书探讨与关系在近代的发展史,追溯日本明治建军和立宪的历史根源,通过探讨与的关系,回答长久以来人们的疑问:“为何没有叫停?”
本书审视“中原化”对楚国兴亡的影响,审视华夏文明开拓与融合的历程,借助考古发现和历史典籍里的记载,以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兴亡规律,完整、系统地讲述了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1861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庄。为了壮大国力,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在慈禧和奕䜣的带领下,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本书于细微处透视王朝灭亡真相,自切片中剖析大清改革历程,带你看清1861—1911年的历史,理解大清走向灭亡的每一步。
《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写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侯仁之先生说,历史地理是“昨天、前天的地理”,本书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入地理空间, 依循山河地理,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城市、都邑、农田、牧场、道路、关隘、江河、集市、寺庙,所有的题目仅是大地上的一块耀斑,虽然不能涵盖大地,却有着地理的魅力。
蜀汉政权的兴衰脉络为主线,围绕天命、合法性与兴亡这一主题做了通透的论述,对争议性的问题,诸如衣带诏的真伪、《隆中对》的得失、襄阳之战的明暗折冲、夷陵之战的败因、永安托孤的迷思、孙刘联盟的问题、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检讨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此次修订版不仅行文更精炼,同时对李严案等细节作了补充性分析。
本书为20世纪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丹尼尔·布尔斯廷全面观察大众文化的转型和社会变化,系统回顾了公共意识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的过程,内容涉及新闻、选举、旅行、出版、电影、广告等多个领域。本书一经出版即在学界和社会引发热议,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等多部经典著作,此次为中文版首度引进。
齐格蒙特·鲍曼,21世纪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他去世前,曾与瑞士记者彼得·哈夫纳就他毕生的工作进行了四次长谈,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爱与亲密关系、身份、工作与休闲、家庭、犹太性、道德、幸福、社会。他从不回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总是努力质疑公认的智慧和常识,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
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同时发生?通过回顾这段300年的历史,费代里奇表明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的原始积累学说和福柯的身体理论,对传统历史叙事和理论范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快乐上等:女性怎样自在地活》
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文化领域KOL汤山玲子的辛辣对谈录,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现实,围绕文化资本、女性主义、性、老龄化等多个主题,在嬉笑怒骂间分享超强“生存技巧”,百无禁忌的话题+一针见血的点评,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许知远“梁启超五卷本”第二卷,讲述走向世界的梁启超。三十而立的梁启超,以世界经验反观中国困境。他逐渐脱离康有为,获得智识上的独立,也走到了思想成熟的关键时刻。从“维新”到“新民”,梁启超再一次推动了“变革”。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祝总斌教授的学术论文集,收录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重要论著十余篇,论题集中于门阀的缘起、发展、特征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制度上的独特现象。书中对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的分析,对都督中外诸军事制度的考辨,对晋律“儒家化”倾向的论述等,都包含着独到见解。
当代学者通常把古代中国视为陆地国家,而本书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另一面:古代中国同时也是海洋国家、海洋大国。本书根据文献材料和考古发现,试图构建过去发生但逐渐被时间沉淀、掩盖和湮没的人、物、事。从海洋的角度来探索古代中国,这是理解近代中国之轨迹的一个独出心裁的切入点。
上野千鹤子写给所有女性的清醒之书!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对话资深心理学家信田小夜子,以女性主义视角围绕多个现实话题展开深度对话,直面女,探讨爱与性、独立、婚姻、家庭暴力等诸多现实话题,犀利观点,令人拍案!不仅是解剖亲密关系真相的人生指南,也是痛快淋漓的女性主义课堂。
将至古稀,知名美籍华裔地理学家、人文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回溯了自己的人生。他把童年放在世界格局的大舞台中联动叙事,回忆在欧美求学的岁月,提及自己选择地理学的原因,并将自己的生理和精神特质展示给读者,坦率而真诚地完成了对自我的剖析和反思。
五星聚,指金木水火土五星会聚的特殊天象,本书以此为线索,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关观测与利用星象的历史。结合天文学研究、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对夏、商、周的时空框架以及舜禹禅让、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上古史事加以详细推定,对秦汉以来诸吕之乱、韦后之乱、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风云中的隐秘史事进行深入探寻。
“考出一个清、北学生,掩盖了县城中学的多少瑕疵!”北大教育学院林小英历时3年,深入6个省份7个县域25所不同层级学校,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
在四川西南的古老盐业小镇,女人们过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生活。十六七岁就辍学混迹KTV的少女,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她们在21世纪仍旧重复着古老时代的人生轮回,在婚姻和贫困、“父权”和“夫权”的夹缝里,挣扎求生。
“撑一年没问题。上海是个大都市,对吧?”
本书是美国作家沈恺伟讲述他在中国经历的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2005年,24岁的他离开迈阿密,来到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近20年的生活。从五星酒店的厨师到美食作家,他在自己人生的上升与下沉中,见证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
本书以东汉时期频发的瘟疫为视角,重新审视东汉至魏晋这一“幽暗时代”下的个体命运、进程和社会风貌。以多维、立体、宽广的视野,细致书写瘟疫对、、社会、文学、医学、魏晋玄学、宗教乃至群体心理造成的深刻影响,深层次探讨瘟疫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
一部法律史领域研究性犯罪问题的经典之作。聚焦清代社会中寡妇、娼优、雇工、乞丐等底层人物,还原精彩的、与性犯罪有关的真实案例,探讨晚期对“性”的规制与引导,解释性秩序传统的变迁规律。作者将性别史、法律史和社会史等不同研究进路熔为一炉,展示了一个复杂且富于动态变化的晚期社会。
内容来源:人文社科联合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