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直播带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退休老人为何不躺平
最近,一座新的停车棚亮相衢州龙游县印江南小区,看着业主们的电瓶车有了落脚点,新上任的小区支部李良珏成就感满满。
今年70岁的李良珏此前是衢州龙游高铁站货运主任,55岁退休后的她过上了整日练书法、打太极的清闲生活。然而这份安逸由她亲手按下暂停键。为了响应龙游县老干部局对离退休干部发起的“单位退岗 社区上岗”号召,李良珏以志愿者的身份重返职场,多年的管理经验派上了用场,李良珏通过联系小区员,摸情况听诉求,主动找物业、社区解决问题,新停车棚在她的提议和敦促下落地。
“退休后很长一段时候心里都空落落的,觉得自己正在慢慢和社会脱节。这份工作又让我找回了社会参与感和认同感,我打算趁自己身体还不错多做些实事。”说这话时李良珏脸上有着“不服老”的生命力。在龙游,像李良珏这样主动再就业的离退休干部还有400余位。
离退休干部社区上岗清理小区杂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根据招聘平台“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意愿强。其中,46.7%的老年人为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34.3%的求职者通过再就业增加收入,19%的求职者希望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越来越多人选择退休再就业的背后是社会医疗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胡雯摆出一组数据,2020年我国平均退休年龄为57.5岁,而60-岁年龄层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呈现“基本健康以上”的占比达到了90%以上,“显然当前大部分老年人具备继续参与社会和工作的能力。”
与此同时,老年人退休观念也正悄然改变,不再以法定退休时间作为退休标准。
衢州巨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名员工中有13名都是退休再就业老人。“不少护理员会因子女劝阻等原因回家,但好多修整几个月又回来了。”衢州巨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店长余燕平介绍。采访当天,63岁护理员詹正寿一早上帮6位老人理了发,手艺得到一致好评,这个他曾经在农忙时琢磨出的野路子在这里找到了价值。
“在这里有人说话聊天也不孤单,还能赚点钱。”73岁的杜小妹计划好了干到76岁就退休,“我子女都劝我休息,但我也算是个新潮老人,什么时候退休我自己说了算。”
詹正寿正在为老人理发。潮新闻记者 唐逸涵 摄
社会需要更多银发资源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亿,占比18.7%,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且不可逆转的社会现象,是所有已有现代化国家经历过的历史道路。”胡雯表示,当前我国的老龄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呈现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明显特征。
作为劳动力大国,中国的“人口红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然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例持续“双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万国威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人口红利’逐渐褪去,‘人口负债’会逐渐显现,劳动力的减少和养老负担的增加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因此激活银发资源或许是破解当前难题的关键一招。”
退休老人不是负担,而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新力量。退休老人尤其是高知老人,他们的工作能力、社会经验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中转化为不可的个人能力,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等专业性极强的领域。
两年前,从湖州南浔千金镇卫生院退休的施正平,被反聘回菱湖镇王家墩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做乡村医生。王家墩村常住人口约2100人,老人居多,此前仅有两位医务人员,施正平的到来让当地医疗压力得到缓解。
湖州南浔退休医生返岗指导年轻医生。共享联盟.南浔 梅秋霞摄
在工作中以老助老,在岗位上以老带新,是再就业老人的独特使命。“李老师常和我说做基层工作要多倾听多交流。”周洁是负责印江南小区的90后网格员,她和李良珏时常组成搭档开展工作,“李老师总能很快与人熟络起来,她很会观察也很亲切,一下就能找到聊天的切入口,这也给了我很大启发,而在体力和电子设备操作上我也还算能帮上忙。”龙游县老干部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离退休干部具备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很多领域他们从不是“后备军”而是“最优解”。
“再就业”浪潮奔起来
并不是所有想继续工作的老人能顺利找到合适的岗位。
“我是个农民没上过什么学,跟着儿子来城里住,但一直找不着稳定的工作,工作的时间还没找工作的时间长。”58岁的刘阿姨曾辗转过几家餐厅做服务员,体力、年龄上的弱势让她就业之路走得坎坷,自信心备受打击。
去年8月,面向老年人开展招聘的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这对想要再就业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然而记者浏览发现,在105条求职信息中,近三成岗位对于学历没有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岗位仅3个,省市覆盖面也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求职面十分受限。离开了“退休返聘”,退休老人想要找到心仪的工作并不轻松。
“就业信息不对称是当前退休老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政府应当将低龄老年人纳入‘劳动者’的保护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就业权益保障体系,搭建更广泛的低龄老年人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胡雯表示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当下可先通过就业咨询服务帮助退休老人拓宽求职面。
“我们最怕受理的就是退休再就业老人的投诉,因为很难帮上忙。”杭州人力社保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老人再就业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他们的欠薪问题只能由受理,过高的维权成本让很多老人被迫吃哑巴亏,也给了很多无良企业可乘之机,有些企业为了投机取巧甚至把退休老人设定为招聘目标。
事实上,保障退休再就业老人权益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在吸纳就业方面,日本为积极向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设立高龄者雇用专项资金;在政策保障方面,日本、芬兰、瑞典等发达国家通过设置合理的社会保险费率、发放高龄就业津贴等方式鼓励退休老人再就业;在宣传引导方面,德国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门制定宣传项目,传播关于平衡年龄结构变化与保持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知识。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到了要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单位按需聘请、个人自愿劳动原则,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合理延长工作年限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就业服务。我国退休老人再就业短板正在逐一被补齐。
在政策的保障下,越来越多老人重入职场,老人对岗位的需求也逐渐细化,如何更好的适岗成为新的关注点。
“年长者在耐心和细心上相对年轻人更具优势,这也是护理员多为健康低龄老人的原因,但除此之外,养老服务还需要专业度,尤其是在面对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正确的沟通方式能让他们的症状得到缓解,但这显然是大部分低龄老人未接触的领域。”余燕平说,养老服务中心的护理员们多次向她表达了学习的需求。事实上,加强适岗性学习也是很多再就业老人的心声。
60后新的生活追求正催生巨大的新需求,如何扩大岗位有效供给,构建老龄友好型社会,成为了值得重视的课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