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斯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行程前,阿尔巴尼斯对媒体表示:“我期待访问中国,这是确保两国关系稳定且富有成效的重要一步。”
这一步,来得并不突然。实际上,中澳关系近期已频繁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商务部此前发布消息:近期,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彼此关切的葡萄酒、风塔等世贸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妥善解决的共识。
至此,双方三项世贸争端案,大麦案、葡萄酒争端案、风塔等争端案,均已解决或在解决的路上。
10月20日,澳政府宣布允许中国山东岚桥集团继续租赁澳北部的达尔文港,称有足够的保障措施来管控任何安全风险。
外交方面,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安德鲁斯今年3月访华。在这次“非常成功”的访问后,时任西澳大利亚州州长麦高恩4月访华,昆士兰州州长白乐琪也拟在年底访华。
人文领域,今年10月,澳方向中方返还共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而中国赴澳游客数量也在迅速上升,成为继新西兰之后澳大利亚的第国际游客来源地。
这一步,对阿尔巴尼斯来说至关重要。
阿尔巴尼斯曾7次来华,但作为澳正式访问还是头一回。高层互访中断七年后,来亲眼看看中国,有助于摘下某些有色眼镜。
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董事会成员戴若·顾比(Daryl Guppy)告诉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阿尔巴尼斯此访,对于增进他对中国真实情况的了解至关重要。
“(来中国之前)他对中国的看法,可能是基于澳大利亚媒体的误导性报道,基于安全部门提供的危言耸听的简报,当然可能还有美国安全部门的某些建议。这次访问对他来说是一个与中国人见面了解的好机会——看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他生活中以为的、或者被告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因为现实是,没有去过中国的人无法想象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的真实样子,他们的理解是有限的。”戴若·顾比说。
阿尔巴尼斯似乎也颇为珍惜“看中国”的机会。在上海,他活动密集——出席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来到食品与农产品展区参观澳大利亚展台,在澳大利亚工商界午餐会上发表演讲,在黄浦江畔漫步……
阿尔巴尼斯逛进博会。图源:CGTN记者团
1998年阿尔巴尼斯第一次到访上海时,看到浦东很多地方都是农田。“仅仅25年,浦东的发展已经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他在上海对澳工商界人士说,浦东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代表了过去几十年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次,阿尔巴尼斯再次见到了中国的发展成就。
本届进博会,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将齐聚上海,澳大利亚参展商数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阿尔巴尼斯看在眼里。
这一步,他走得理性而明智。在北京,阿尔巴尼斯重温半世纪前的一幕——他去天坛游览,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和祈年殿的合影。
“高夫·惠特拉姆是首位访华的澳大利亚,自他访华已经过去50年。自从他参观北京天坛以来,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两国之间的接触依然重要。”阿尔巴尼斯在配文中说道。
图源:社交媒体
一座祈年殿,见证着中澳两国跨越半世纪的关系。惠特拉姆是中澳关系的开拓者之一。早在1971年,惠特拉姆就曾以澳大利亚工领袖的身份,率工代表团访华。
那次访问,惠特拉姆顶住了国内执政政府的反对,顶住了澳媒体的攻击,也顶住了来自美国的压力。在中国,他承诺若工胜选,将立即同中国建交。
1972年,惠特拉姆成功当选澳,中澳在当年12月21日正式建交。澳乐卓博大学学者托尼·沃克曾写道,除了1951年签署的《美澳新同盟条约》,没有哪个文件的重要性能与中澳建交公报相比。
1973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惠特拉姆作为澳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他在北京的一场宴会上说:“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了一股强大的现代化力量,能够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参观天坛时,惠特拉姆来到回音壁前,耳朵贴在墙上感受回音壁的奥秘,留下了一张经典的照片。
惠特拉姆在回音壁前。资料图
50年岁月沉浮,中澳关系来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中澳之间既无历史恩怨,也无现实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对两国人民有益无害。
在北京,阿尔巴尼斯说,澳中两国体制不同,有分歧很正常,但不应让分歧定义两国关系。澳中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选择。澳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愿同中方积极推进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密切经贸往来,加强在清洁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澳方愿同中方就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地区事务加强沟通。
惠特拉姆那次访问突破了重重障碍,而历史证明,他的选择理性而明智。历史照耀当下,未来,是留给澳大利亚政府践行承诺的时间,也是重新把握两国关系航向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