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时永定门
1936年地图上永定门周围的胡同
◎王越(文化学者)
胡同是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演绎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独有的“京味”特色。
如果说中轴线是北京城的脊梁,那么中轴线两侧的胡同则是北京城的血脉。北京胡同的形成、发展、变迁,承载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绵延着城市的市井文化。于是应邀在《北京青年报》副刊上,开这样一个《中轴访胡同》的专栏,方便读者游览和寻踪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出发,沿着中轴线向北走向钟鼓楼,去探寻中轴线两侧胡同里丰富的历史遗存,去理解“没有胡同,就不叫北京城”的深层次文化涵义。
以永定门为起点,一条笔直的御路向北经永定门内大街、天桥南大街、前门大街直抵正阳门(又名前门),构成北京中轴线南段的序曲。永定门位居外城南垣正中,是北京外城七门中最为高大的一座城门,寓意皇都永远安定。作为外城的正门,永定门具有抵御外敌入侵的功能;另一方面作为北京城中轴线空间序列的起点,彰显巍巍皇权,是中心和权力中心的象征,可谓关乎国体和国威的礼仪之门,体现着尊卑有序的礼制原则,成为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和金中都旧城的基础上,经过几次改造、扩建而形成的。朱棣迁都北京,并没有兴建外城。到了嘉靖年间,随着商业发展和各种会馆的兴起,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等前三门外居民日增,使得城外的民户比城内要高出几倍。但是这些居住在城外的商民,因为没有城墙护卫,经常受到蒙古骑兵的突袭和焚掠。
明嘉靖三十二午(1553年)初,边关再次拉响警报,嘉靖皇帝下旨修筑外城。按最初的设计,新建的外城要将内城完全包围起来,让整个北京城形成双层城墙的“回”字形。但到了这年四月,由于经费不足,嘉靖帝又和大学士严嵩等商议,决定“止筑一面”,其余部分待财力许可时再建。外城兴建后,将前三门外的关厢地区以及天坛、山川坛(清代改为先农坛)等处全都圈进城内。这样一来,北京城便形成一个“凸”字形的布局。
外城的修建,大幅度地增加了北京的城市空间,也推进了城市社会的深度发展。外城城垣轮廓,与内城协调对接,同样是东西对称,在形态上形成新的城市整体。从此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算起,向北穿过紫禁城的正中心和景山中峰,最后止于鼓楼与钟楼,全长7.8公里,成为全城中轴线的明显标志。
嘉靖四十三年(15),永定门建圆弧形瓮城,瓮城南面辟有卷门与城楼门洞相对应。方形瓮城和箭楼,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永定门时所建。这次增建提高了永定门的规格,使得永定门城楼在外城的七座城楼中最为高大壮丽,形成了持续两百余年的典型式样。1957年将城楼拆除。2004年3月10日在原址复建,2009年落成。
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永定门在乾隆重建前的样子,所幸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康熙南巡图》中有早期永定门的样貌。《康熙南巡图》展现了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初八,康熙帝第二次南巡时的盛况。画面开始即为永定门,仅有单层城楼和瓮城并无箭楼,它那卑小的形制与京城正南门极不相称。在清末民初的老照片中,永定门由二层的城楼与单层的箭楼及瓮城组成,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永定门时修建。
北京内城九门的瓮城之中,过去都建有庙宇,其中多为关帝庙。永定门初建时没有瓮城,所以关帝庙建在城门东北角,供过往官民烧香礼拜,祈求平安。
清末民初,局势混乱,永定门城门口两侧的寺庙周围,开始有居民建房居住。在关帝庙北头,开设三益店旅店,意为友直、友谅、友多闻,成胡同后名三益里。一些破旧平房向南扩展,逐渐形成永内东头条、永内东二条、永内东三条等狭窄小巷。1933年,南侧设有官府税务局处,后称税务局胡同,1965年改名为永内东四条。
永定门西北角为佑圣庵,也叫佑圣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重修,与关帝庙隔街相望。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佑圣寺部分建筑被毁。清末,佑圣寺北侧形成佑圣寺北巷,寺南形成佑圣寺南巷,1965年佑圣寺北巷扩展为粉店胡同、南粉店胡同。佑圣寺南巷并入西坛根,称永内西胡同。现在佑圣寺向北异地重建,重建了主殿、二进院南北配殿、油饰彩画、院墙等。
佑圣寺北侧,先农坛东墙处有永寿庵,再北为建于明万历时的观音庵,亦称观音寺。如今观音寺已在原址保护起来,整修一新。民国时期,观音寺与佑圣寺之间开设有粉房,称粉房店西口。后来这里居民逐渐增多,因观音寺内有水井,得名水井胡同;西段因胡同内有较大的庭院,称西大院;东段有蒋姓大户人家,称蒋家胡同,1965年统称粉店胡同。
2003年,永定门内大街进行大规模改造,拆除大街两侧房屋。位于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内大街也由一条街道,改为分别沿天坛西坛墙和先农坛东坛墙的两条道路,中间即为永定门公园,公园绿地呈船形,公园的修建使这一带成为具有浓郁北京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供图/王越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