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看这应该是弄混了权威型和专制型的区别。
我还记得去学校上家长课堂,老师在课堂上说:最容易教出成功幸福孩子的家长,是权威型家长。
但是什么是权威型家长,其实没有解释的很透彻,可能很多学校的家长课堂也有这个内容,但是细节又没有解释清楚,就导致很多妈妈以为自己是“权威型妈妈”,而实际上,是专制型妈妈。
我们来看养育中的四种父母模式:
第一种:权威型(民主型)
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也可称之为民主型(我更喜欢这种叫法)。
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孩子心里会有一定的权威性,孩子尊敬自己的父母,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证孩子能够遵从指导。
会努力“看见”孩子的需求,接纳孩子的观点并给以回应。他们还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因此权威型父母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观点,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气凌人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这种民主型教养的孩子,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但是又不会是熊孩子,“小皇帝”,不会无法无天,无所敬畏。
第二种:专制型
这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教养方式。
通常父母会提出很多种规则,希望孩子严格遵守。
一般他们不会跟孩子解释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强制性迫使孩子去顺从。孩子顺从便好,不顺从就是直接惩罚(冷暴力或者热暴力)。
专制型的父母,往往无法敏感觉察到孩子的冲突性观点,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将他们所说的话当做法律,接受他们所给予的一切(常常他们会过度相信自己,并且认为我都是为孩子好),并尊重他们的权威。
这些专制家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不诚实等人格特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训练》写道:
每一次父母通过用权力或权威去强迫一个孩子做事,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为自我负责的机会。
第三种:娇纵型(溺爱型)
这种教养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型。
是一种接纳但是没有规则的放纵的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的父母有较少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但不能够密切监视孩子的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坚决的控制。缺乏规则,无限制满足。
娇惯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依赖,敏感,脆弱,自我中心,自私自利,抗挫折能力差,不守规矩的人格特征。
有很多家庭是溺爱型和专制型一起的,比如说像上面那个给孩子买了个蛋糕,但是蛋糕上全部写满地球不爆炸必须要写作业的父母,就很有可能掉入这样的陷阱。既爱孩子,又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做事。这样的孩子可能父母付出再多也不感恩,而是会叛逆或者沉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白眼狼”,觉得自己对孩子很好,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完全不领情,叛逆或者躺平,啃老。
第四种:放任型(忽视型)
这是最不提倡的教养方式。
比如让孩子随着祖父母留在异乡做留守儿童,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放在寄宿学校完全不管。
这种类型的父母,要么会拒绝孩子的要求,要么会由于内疚而无限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或者虽然较少参与孩子的成长却要求孩子像自己希望的那样成长,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动辄棍棒相加或者冷暴力。
除非寄养家庭和学校能给与很好的照顾与疏导,否则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以上内容是美国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研究了超过100位学龄前儿童,通过自然观察、家长访谈等研究方式,根据父母在纪律要求、情感付出、沟通方式、预期程度四个方面的不同,将父母划分为这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各有不同:
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孩子长大后大多幸福、成功、有能力。
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会顺从甚至“孝顺”,但这样家庭的孩子普遍幸福感低、社交能力差、自卑。
娇纵型父母养育的孩子,通常幸福和自律程度都比较低,与领导、权威相处会有问题,同时,通常倾向于在学校表现糟糕。
忽视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排名最低,这种孩子通常缺乏自制力,自卑,和同龄人相比能力不足。
还有一些,是综合型的家长,比如即专制又溺爱,在某些问题上强制孩子听从自己的甚至打骂,又在某些方面无限制的满足孩子没有要求。
我们常说的“爱与自由”“爱与规则”,就是有爱前提下既要有自由,也要有规则。
有的父母常说自己说了什么孩子不听,那么就是缺乏在孩子心里的“权威性”。
而这个权威性,是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能力,见识,而不是“凶”就可以的,让孩子即敬爱你,又要明白你的某些要求是需要遵守的。
在家里,既要“讲爱”,也要“讲理”!
既要有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也要有规则,界限。温柔而坚定地守住底线,而不是完全失控由孩子掌控。
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案例能分得清育儿理念的几种区别,成为权威型的父母,而不是其它类型。
如还有其他问题
可以加我企业微信
忙时助理在线跟进
不忙时我会亲自回复
咨询视为素材可用,写过的可在公众号搜索,尽量发文字不要发语音,我看到就会回,如果意念回复了就提醒一下我,年龄大了容易忘事,但不会故意不回信息的,树洞售后咨询客服。
如果您看了这篇文章,认同其中的观点,真诚的希望您把它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给自己关心的人,也许您的分享可以为自己找到更多育儿和生活路上的同盟。
点亮“在看”
让在乎的人有机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