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登革热只通过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因此仅在我国有“花斑蚊”分布的范围内,同时气象条件适合,蚊子能够维持在较高密度时,才有可能发生登革热。能够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两类,分别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它们身体都有黑白相间的花纹,有的地区也叫它们“亚洲虎蚊”“花蚊子”。
我国除了新疆、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外,其他省份都有“花斑蚊”的分布,具备传播登革热的条件。但是过去我国登革热主要影响云南、广东等南方省份。
近期,我国多地发布健康提示。例如,5月2日,重庆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市民警惕登革热、手足口病、百日咳、疟疾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登革热与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疲乏、疼痛表现,很容易混淆。但流感一般会在接触患者后发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且多伴有咽痛、流涕、咳嗽、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登革热患者,发病前有蚊子叮咬史,好发于天气炎热时,无呼吸道症状,且一半以上的人会出现皮疹,有时会出现皮肤发红、皮下出血点表现。得了登革热,会有以下症状:
1. 发烧(可达39℃):是感染登革热之后最常出现的症状,并感觉十分疲惫,有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肚子疼及腹泻等症状。
2. “三痛、三红”:头痛、眼眶痛(感觉眼睛冒火)、全身肌肉骨关节痛(腰酸背痛),以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3. 皮疹:发病第3-6天时,有的患者会在面部、四肢出现皮疹,发痒,不掉皮,3-4天后消退。
4.出血表现:个别病例在发烧5-8天后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尿血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没有治疗登革热的抗病毒特效药,及时就医,早诊断、早对症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风险。此外,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感染最重要的措施:
1.前往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国,以及我国周边的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柬埔寨、老挝等地,需重点注意做好防蚊叮咬措施。
2.建议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
3.外出时尽量住宿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没有空调或纱窗时,应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