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公司的榜单来猜诺奖得主,并不靠谱,但残雪确实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中国作家。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成名的残雪是中国最早从事实验文学创作的女作家。在国际上,残雪这个名字具有相当知名度。 2019年国际布克奖公布的13名入围者名单里,其中就有残雪,她凭借长篇《新世纪爱情故事》入围。此前,阎连科、苏童和王安忆也曾获得国际布克奖提名。
残雪 来源:中国作家网
《新世纪爱情故事》曾发表于2012年第6期《花城》,201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8年11月被翻译为英文,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国际布克奖的官网如此介绍该书:“《新世纪爱情故事》描述了爱的许多伪装:讽刺、悲剧、短暂、持久……而这一切都是在东西方商业与工业、欺诈与剥削、性与浪漫的万花筒式的背景下进行的。”肯定了作家宏大、深刻的写作视野。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 1970年进入街道工厂工作,先后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 后当过赤脚医生,也开过裁缝店。 1985年开始发表,至今已创作七百多万字的新实验文学作品。近年来,残雪将哲学思辨作为文学拓展的工具。2011年,她和其兄、哲学家邓晓芒的11篇对谈被辑录为《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录》一书,两人的话题涉及中西哲学、美学、文学、文化比较以及文学创作心理,被评价为是“十一次思想维度的拓荒”。邓晓芒在这本书中如此评价残雪的写作:“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一种怪诞的写法,而且里面透露出来的那种摧枯拉朽的生命力,隐含一种令人恐惧的危险性……我觉得要能够把残雪的作品评论到位几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她看来是在孜孜不倦地把自己当作一个谜来破解。”
残雪的作品先锋气质明显,风格直率犀利,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
不羁和直率的批评精神是残雪的作风,她多年不参与主流文坛活动,曾撰文表示:“许多作家都在文坛混,同那些所谓批评家抱成一团来欺骗读者。因为现在大多数读者还不够成熟,分不出作品的好坏……为了掩饰自己才华耗尽,就把‘混’称之为‘转型’。”(《残雪文学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 2007)
对于残雪进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预测名单,《收获》杂志主编曾在社交媒体评论道:“有公司把残雪列为今年诺奖第四,很多人开始亢奋,其实公司有很多。1980年代,是少功立伟他们向文坛推荐了这位湖南‘女裁缝’,当时文坛确实是惊艳的,说横空出世也不为过,97年编选《中国新潮选》,我选了她的《公牛》。我读09年诺奖得主米勒的诗与,当时觉得这样的路数,我们有残雪……残雪的作品确实有哲学,她与米勒的共通之处就是哲学里有个重要主题叫恐惧。但残雪后来的作品没再让我兴奋。”
残雪也被认为是最具哲学思想的中国作家,这些年她一直在她的文学作品中探讨哲学观念,她也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哲学经典。她说,“我搞了30多年的文学创作,而我这么多年一直看西方哲学那些前辈的作品,现在越来越感觉到了我们这种实验文学和哲学探讨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探讨的途径完全不同。而且在思想界,文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取得的成就比哲学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所以我就想把哲学最根本的问题重新探讨一下,也是我的野心。因此我一直每天坚持用四个小时读西方哲学,已经坚持了有四五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