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新能源行业公司股价经历一轮深度调整,随着中美气候合作的再度升温,一些机构开始重新关注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MSCI最新报告
MSCI日前发布最新一期的《净零追踪报告》。该报告显示,全球上市公司的脱碳速度预计将在2030年之前放缓,而这些上市公司所在国家的脱碳步伐则将加快。公司的脱碳速度放缓,意味着在实现1.5°C温控目标的期限内取得进一步成果,将变得更加困难。
MSCI最新的《净零追踪报告》预计,在2022年至2030年期间,二十国集团(G20)的其中九个成员国的上市公司的预计脱碳速度相比《巴黎协定》签署后五年间的速度更低。按照这一轨迹,上市公司将在2026年4月之前耗尽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C以内的全球排放预算份额,较MSCI此前在2023年7月预测的期限提前了三个月。有一半公司(55%)的排放路径与把气温控制在2°C以下的目标相一致,另有22%的公司与1.5°C温控目标保持一致(较两年前提升了12个百分点)。
MSCI预计,今年上市公司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将比2022年增加11%。这意味着,如果要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C以内,需要在2030年前减少43%的相关排放量。尽管上市公司采取了实质性的脱碳措施,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仍有所增加。MSCI的“预计升温”指标显示,上述脱碳措施使得与排放相关的升温幅度在两年内下降了0.5°C,从2021年10月预计的3°C降至2.5°C。此外,超过三分之一(34%)的公司制订了旨在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目标,较两年前增加了50%。
展望未来,许多国家的脱碳步伐将超过在其国家上市的公司。预计二十国集团(G20)中13个成员国政府将在2022 年至2030年期间将其国内农业、能源和工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减少 4.5%,高于《巴黎协定》签署后五年内每年仅减排0.8%2的水平。然而,情况可能会有例外。印度、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的国内年排放量预计到2030年将分别增长3.6%、1.2%和0.8%。中国的排放量预计到2030年每年略微下降(-0.3%),但其上市公司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预计将继续增加(+0.5%)。
MSCI可持续发展中心创始董事兼主管李宜玲(Linda-Eling Lee)表示,尽管全球的脱碳进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并不足以实现 1.5°C的温控目标。上市公司在起步阶段已经实现了较易获取的成果,然而在强劲的开局过后,它们在2030年之前的脱碳进展预计将会放缓。因此,通过政策创新和科技进步以控制低碳能源的成本变得十分重要。
机构关注新能源修复机会
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根据中美联合声明,在21世纪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中美两国计划重启双边能源政策和战略对话,就共同商定的议题开展交流,推动二轨活动,加强务实合作,并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举办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同时,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将聚焦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等主题开展对话与合作,以加速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气候行动。中美两国加强在气候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促进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降低美国光储市场的地缘风险,提升美国光储市场需求,疏通中国对美国光伏组件产品的出口贸易通道。
东莞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全球能源结构将加快转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仍有巨大增长空间。COP28团、IRENA和GRA联合发布的《Tripling renewable power and doubling energy efficiency by 2030: Crucialstepstowards 1.5°C》(2023)表明,按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情景,目前仍需加强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能源转型力度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相较于2022年,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增长两倍,能效改善速率提升一倍,即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3382GW增至11174GW,增幅达230%;同期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从1055GW增至5400GW以上,增长412%,年均新增装机约543GW;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从899GW增至3500GW以上,增长289%,年均新增装机约325GW,其中,陆上风电从836GW增至3040GW,增长412%,海上风电从63GW增至494GW,增长684%。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在发电总量中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10%上升到2030年的46%,未来随着光伏、风电等可变可再生能源在发电总量中的占比明显提高,全球能源系统的运行需具备更大灵活性,配置储能的需求也将显著提升。
东莞证券认为,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进入景气发展周期,且具备较好经济性,2022年陆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全球加权平均LCOE分别为0.033美元/KWh、0.049美元/KWh,分别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低约52%和29%。目前光伏行业存在一定阶段性的产能过剩现象,但光伏产业链条长且技术迭代快,TOPCon、HJT、I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同步快速发展,阶段性产能过剩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提高行业先进产能的比例。
上海证券在研报中称,阳关之乡声明中提到中美两国计划重启双边能源政策和战略对话,就共同商定的议题开展交流,推动二轨活动,加强务实合作。美国光伏市场潜力巨大,但此前壁垒设置较多,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难度较大。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9月国内出口美国电池组件总额仅0.82亿美元,占同期国内出口总额0.23%。随着中美能源领域合作加强,叠加美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决心,美国光伏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美国市场布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受益。当前板块估值已在低位,随着硅料产能释放带动价格下降以及行业中游去库存加快,下游需求高增可期。同时,当前行业正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窗口期,颗粒硅、TOPCon/HJT/BC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先进产能有望凭借竞争力实现快速替代。
从股价表现看,新能源板块本月迎来久违的整体反弹。Wind新能源指数11月以来涨幅为1.85%,拓日新能、福莱特等多只成分股表现不俗。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部分私募近期也在逢低布局重点公司的投资机会、增加相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