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年的315晚会,央视都会曝光一些典型案例。
去年曝光的湖南土酸菜,工人穿着套靴直接在酸菜上面,让老百姓对土酸菜的卫生状况感到堪忧。
一年过去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着广大人民的心。没有想到的是,今年曝出的新料更让人揪心:大连一海鲜加工企业竟然在黄金鲍和海参制作中使用“有毒药液”。
该企业官网介绍称,全年生产加工海参、黄金鲍等海洋珍品达1000余万斤。经过加工的黄金鲍、海参等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在某电商平台,该企业店铺在售多个黄金鲍产品,销量均超过10万件。
若不是新京报记者将这一黑幕揭秘出来,不知这家“黑心企业”还要伤害多少消费者。
2月底,新京报记者应聘操作工入职该海鲜加工企业。招聘人员称,没有健康证也可以先行上岗。然而,在记者入职上岗的5天时间内,企业并没有要求记者去做体检。
该企业加工车间共有两层,主要加工海参和黄金鲍等海产品。按照工序,车间里设有蒸煮间、水发间、制冰间、工器具等区域。
记者了解到,所谓黄金鲍,并非鲍鱼,而是一种涡螺。这是产于大西洋的一种海产品,价格比鲍鱼便宜得多。
在一楼车间,大量鲍片浸泡在药水池中,鲍片散发出一股类似洗衣粉的味道。
加工企业有100多名工人,很少有工人知道鲍片是用什么药水浸泡的。
勾兑药水的地方是在一个没有监控的制冰间,药品上没有包装说明。
浸泡过的鲍片变成了金黄色,下药工人称,黄金鲍需在药水中浸泡两天,充分吸收水分后才能加工,药水主要起到防腐和去腥的作用。同时,浸泡后的鲍片更有重量。
这到底用的是一种什么特效药水?记者将浸泡过的黄金鲍送去检测,发现里面含有硼砂成分。而在制成的速冻涡螺包装袋上,并没有注明添加了硼砂。
搜索了一下硼砂,硼砂是一种非食品添加剂,误食硼砂可能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记者在该海鲜加工企业发现,正常的海参是带一点绿色的,而这个厂把正常的海参煮过一遍后,给海参染上黑色,海参变成黑色之后,再煮一遍,然后楼上车间剪完牙后再煮,煮第三遍后,放水里泡着。
到底是用什么药水给海参染色,工人说是类似于茶叶上色的材料,估计用的也是违禁的化学物品。
这家企业为了经济利益,随意用药水浸泡海鲜产品,自己制作的黄金鲍,连自己的职工都不吃,却卖给消费者,真是丧尽天良!
而消费者花钱买了对身体不利的“”,就这样吃下去了,他们却不知情,直到身体出了问题。
后续:
3月14日,大连海产品加工企业违规操作被曝光后,工厂老板指挥工人疯狂转移产品。记者和市监局执法人员到达企业时,工厂内已找不到泡发的黄金鲍。企业老板否认使用违禁添加剂。
3月15日,大连金普新区市场监督部门会同公安部门迅速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证明该企业在黄金鲍中使用了非食用添加剂。
目前,市场监督局已将涉事企业关停,产品下架,召回已售产品,公安机关已展开刑事调查。
食品安全问题绝非小事,市场有关部门不能等到发现问题后才去查处,像这样的企业就该重罚,罚到他破产,以后不敢再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