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房产 >内容

大连海鲜企业“硼砂泡出黄金鲍” 为何北京记者暗访 大连老记有话说

2023-03-24 18:16:48来源:
导读今年的3•15注定是一个不安静的日子,其实,早在3月14日,大连的一些海鲜加工企业就坐不住了,因为来自北京的一家媒体的记者来到大连一家海...

今年的3•15注定是一个不安静的日子,其实,早在3月14日,大连的一些海鲜加工企业就坐不住了,因为来自北京的一家媒体的记者来到大连一家海鲜加工企业暗访。

《新京报》的记者来到大连,对一家海鲜加工企业暗访,揭开黑幕。

3月14日,新京报我们视频发布了名为《卧底揭秘海鲜加工厂的“狠活”:硼砂泡出黄金鲍,海参边煮边上色》的调查报道。

在该报道中,记者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到大连一家海鲜加工厂进行暗访,海参边煮,边上色,有毒硼砂泡出黄金“鲍”,在3•15前夕,大连的一家海鲜加工企业被曝光!

北京的记者来到大连进行暗访, 把大连的一家海鲜加工企业曝光。

大连海鲜企业“硼砂泡出黄金鲍”的新闻迅速引爆网络,网友们在震惊之余,代之以愤怒,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立即对这家“黑心企业”进行查处。

3月15日,大连金普新区管理委员会通报,3月14日下午,接举报反映大连某海鲜加工厂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经联系举报人确认,涉事企业为大连中科海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金普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迅速赴涉事企业开展调查,对货品及原料封存并进行取样化验,同步开展对相关人员调查取证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对样本连夜进行检测。

3月15日上午,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加工的“黄金鲍”(国外进口涡螺的俗称,非本地鲍鱼)检出硼酸成分,企业涉嫌存在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已第一时间对涉事企业进行关停,相关产品下架,并由企业召回已售产品,对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已开展刑事调查,对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管部门涉嫌失职失责问题启动调查,后续处理情况将及时通报。

新京报的记者进入企业暗访,颇不容易。

民以食为天,针对此事,网友们的反应可以理解。许多网友对新京报记者的暗访之举点赞,我也通过这几个记者多日辛苦暗访的经历的梳理,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

记者卧底暗访非常危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纸媒的黄金期里,暗访报道曾经一度占据了有的媒体的主要位置。

在那段黄金期里,诞生了国内多位著名的调查记者,“孙志刚案”成为标志性报道,并推动了收容遣送制度的改革。

但暗访报道有其软肋。就是媒体对本地的舆论监督报道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而这时,各个媒体就开始走上了异地监督的模式。

异地监督的报道能够顺利进行,就在于媒体在报道的时候,没有相关部门或者关系密切人的掣肘。

此次,新京报的记者就采取了异地监督的老路子,效果很好。

通过异地监督,此次报道的效果非常好。

首先,记者街接到了暗访的线索。有的网友会很好奇,报料人为什么不联系大连本地的媒体记者进行报道,而要舍近求远,联系新京报的记者,这多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实,网友不知道,本地的有的媒体或许对这样的暗访线索不感兴趣,甚至束之高阁,有的可能把它当成了“烫手的山芋”,因为但凡一个知名度挺高的企业,它一定与有关管理部门有联系,有时候关系错综复杂。

这样的企业一旦被查,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为如此,有的暗访报道根本来不及印刷,在审核的环节就被“枪毙”了。

新京报的记者则有着天然的优势,虽然他们人地生疏,其实对于暗访报道来说,这正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新京报的记者通过应聘操作工,进入大连这家海鲜加工企业。

新京报的记者以操作工的身份进入大连一家海鲜加工厂进行暗访。现在我们知道,这家企业就是大连中科海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这家企业主要加工海参和黄金鲍,记者暗访中发现该企业会用白色粉末调制的“药”加水稀释后浸泡黄金鲍。

黄金鲍并非鲍鱼,而是一种进口的涡螺,作为价格相对昂贵的海产品,优质的黄金鲍价格可达几百元一斤,其利润之丰厚,也可见一斑。

大连这家海鲜加工企业用以硼砂为主的药水浸泡鲍片。

为何生产如此暴利的产品,厂家还要加药水浸泡?

新京报的记者将白色粉末取样后 送到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令人震惊,主要成分竟然是硼砂!

经过专业实验室检测,证明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为硼砂。

据专业人士分析,用硼砂泡发黄金鲍,一是可以起到防腐保鲜作用,二是可以吸纳更多水分,让“分量”更足。而硼砂的毒性惊人,成人中毒剂量为1克—3克,成人致死量为15克,婴儿致死量为2克—3克。我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明令禁止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此外,记者还发现,为了卖相更高端,海参在加工过程中会边煮边上色。

“这药加上(鲍鱼片)马上变色,好看。”“海参原本这个色(绿色),我们弄回来之后,给它上个色,煮一下,变成黑色。”

黄金鲍其实是宽口涡螺。

通过新京报记者的暗访,大连这一家“黑心企业”再也藏不住了。

该企业官网介绍称,全年生产加工海参、黄金鲍等海洋珍品达1000余万斤。

这企业在国内销量“数一数二”。这样的黑心企业有如此大的产量,可以说,生产得越多,它的危害越大。

这家企业违规使用化学添加剂,应该不是一天两天,食品安全部门一直被蒙在鼓里。

希望食品安全部门担负起责任,不要让违法企业逃脱监管,要亡羊补牢,堵塞漏洞,永绝后患,守护好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