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警方追回的部分被盗青铜古钱币/张睿 摄
如今,这些被盗文物静静地陈列在敦煌市博物馆的半地下仓库内,等待向世人们展出。它们有颜色鲜艳的画像砖,也有构造精美的龙首青铜器。“能够成功守护祖先遗留下来的文物,我们非常自豪。”敦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邓富成说。
奉行“丛林法则”的盗墓世界
敦煌盗墓案告破后,盗墓世界的面纱也被揭开。
王满德及其同伙开掘的盗洞/张睿 摄
王满德年近四十,一事无成。他早年承包工程机械,欠了一债。“总想着来大钱,看不上脚踏实地赚钱的工作。”王满德是邓富成在办案中接触的第一个嫌疑人,也是整起案件的关键突破口。
盗墓团伙内部层级复杂,分工明确,有专门幕后出资的金主,也有负责打挖盗洞的工人,还有负责牵线、看风水、勘探地形的人员。王满德最开始是一名负责牵线的“地接”,他从全国各地招来各种盗墓团伙,作案轨迹遍布甘肃河西走廊地区。
王满德和他的同伙,通过手机应用软件三维地图观察墓葬区地形,确定大墓位置,然后动用金属探测仪、洛阳铲等实地探查。在一些偏远的无人区,他们会扎帐篷、拉煤炭,长期驻守当地。对于一些难以开挖的墓穴,盗墓贼还会用挖掘机、自制炸药等暴力开挖。“这往往给墓穴本身带来毁灭性破坏。”敦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崔鑫磊说。
“盗墓行业里,本事越大分成越高。”王满德不满足只负责盗墓团伙的后勤保障。经过几年,他变为一个行内熟手,可以为盗墓团伙提供风水勘查、盗墓工具等。
盗墓世界是一个没有人情、弱肉强食的世界。每次进墓,王满德都心惊胆战,他并不担心地下有什么,而是担心地上的同伙会趁机谋财害命。盗墓贼因分赃不均将同伙谋杀,或陷于墓穴的事情时常发生,王满德因此不信任任何人。
这次盗掘西土沟墓葬,王满德和同伙下墓后,没来得及出手就被警方逮捕。目前,王满德一伙盗墓贼分别被判处三年至十三年不等的刑期,部分犯罪嫌疑人仍在审理阶段。
规范整顿文物市场
当前,文化市场活跃,旧货市场、古玩市场不断增多,收藏古玩艺术品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敦煌警方认为,因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被盗掘的文物很容易通过文物贩子在社会上进行倒手和非法交易,导致盗掘古墓葬的犯罪分子认为有赃可销、有利可图,不择手段地盗掘古墓葬。
此次案件中,王满德等人经常通过境外网络聊天工具彼此串联,联系下家出手文物。针对盗墓犯罪高度职业化、专业化、智能化等特点,打击文物犯罪更需全链条发力,上下游综合治理。
此外,野外遗存的保护也是难点。比如,敦煌境内有各类文物点266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是文物犯罪的高危区域。但这些文物点不少地处无人区,主要靠文保员定期巡查。
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数十年的敦煌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认为,要进一步建立敦煌全域文物安全综合监管平台,推动乡镇派出所、文保员实现信息共享管理,一次发现就预警提示。此外,需提高文保员队伍待遇、装备等保障,提高巡查巡护频次和强度,筑牢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