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换燃气表“跑得快”话题尚未淡出公众视野,又有质疑声在四川省多个地区响起。
在“问政四川”平台上,自4月14日以来,不少网友对燃气费收取、燃气表转动等情况发起留言,投诉来自四川成都、南充、德阳、内江、宜宾等多地。一些网友还上传了家中燃气账单截图予以证实。其中,一部分留言获得了官方回复,不过口径多为“留言已转相关单位核实,待核实清楚后再回复”。
德阳市一居民在“问政四川”平台上称,“小区没有换表,不过在去年11-12月小区燃气有维修以来,收费异常走高。维修前,每月燃气费在10元左右,用气高峰期未超过20元。但自燃气管道检修后,在家中用气量少的状态下,11-12月燃气费直接翻倍,今年1-2月燃气费是平常的2倍以上。通过走访,很多居民在正常用气习惯下,燃气费都异常走高。”
上述情况并非个例,不少网友反映自2023年底开始,在同样的用气习惯下,家中燃气费却开始高涨。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拨打了德阳市一家大型供气公司——四川省天然气德阳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德阳燃气”)的气费查询电话。对方工作人员表示,燃气费用高涨或有两点原因,其一是部分小区抄表周期较长,可能涉及过年期间无法人工抄表,因此费用为多月集中抄送结算;其二,冬季用气量较大,燃气费用相对更高一些。
“其实每年冬季都有很多用户反映,家中用气量比较高。今年我们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上述德阳燃气工作人员表示。
另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在2023年8月之后进行过一轮天然气价格调整,由此前第一阶梯气价2.08元/立方米涨至2.27元/立方米,居民用气量在420立方米以内的,均按此气价进行收费,超出部分按第二、三阶梯价格计算。公司天然气计价周期为每年1-12月,费用累计算梯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风波中,不少人将燃气费异常上涨的矛头指向新换的智能燃气表。一位网友在四川问政平台上投诉,通过成都燃气微网厅查询到2022年燃气使用量为287立方米。2023年换新表后,全年用气量为445立方米,到了2024年,仅1-4月的用气量就高达595m³。对此,成都市郫都区网络理政办回复称,现已责令责任单位开展调查和处理,待处理完毕后,将及时进行结果公布。
针对网友关于燃气表的投诉,成都市相关部门在回复中还提到,根据《中华人民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对使用年限满10年的燃气表,应及时更换。燃气公司初装的燃气表均经过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强制检定,经检定合格在气表上粘贴检定合格标识方可投入使用。
“我们燃气公司只是使用者,燃气表都是厂家做的。”一名燃气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所有表具类产品都应由第三方校验,从燃气企业管理角度而言,很难调校。”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川渝等地居民投诉所涉区域内,不乏重庆燃气(600917.SH)、德阳燃气、成都燃气(603053.SH)等地方大型供气公司。其中,成都燃气的燃气表生产、销售和安装,以及抄表和安检等业务主要依托其联营企业成都千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千嘉科技”)开展。
成都燃气曾在2019年的招股书中披露,公司持有千嘉科技52%的股权。千嘉科技在成都区域内向成都燃气及其参控股公司、四川华油集团子公司销售燃气计量表并提供软件设计开发服务,市场占有率较高。成都燃气彼时判断,未来千嘉科技燃气计量表相关业务在成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这是因为燃气计量表需求一方面来自新用户安装,另一方面来自原有用户使用10年后到期更换需求,“因此市场需求一直存在”。
2020年4月,中国石油(601857.SH)对千嘉科技进行增资,持股扩大至20%,成都燃气的股比则降至41.59%。千嘉科技自此成为成都燃气的联营企业。
虽然持股比例下降,但双方交易依然紧密。据成都燃气2022年年报,公司当年向千嘉科技采购表具及安装的金额为3032.57万元,采购燃气行业管理软件涉及开发服务金额达446.7万元。
背靠成都燃气,千嘉科技业绩连年增长,净利润由2018年的4505万元涨至2021年的7872万元。累计涨幅超过七成。千嘉科技在2022年向深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募资6亿元,用于智慧燃气计量仪表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等项目。深交所对千嘉科技上市申请进行了三轮问询,其中要求公司结合向关联方销售与向第三方销售同类产品的交易价格、关联方与其他交易方的同类交易价格等对比差异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对发行人或关联方的利益输送情形。
2023年3月31日,千嘉科技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超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因此深交所中止了其发行上市审核。不过,千嘉科技在同日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就此止步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