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国疾控中心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公布了 2015 年和 2018 年两次全国横断面调查的结果[1],检验参与者过夜禁食 10 小时以上的血尿酸(SUA)水平,SUA>420 μmol/L 的被认定为高尿酸血症(HUA)。
三年期间,高尿酸血症患病人数出现惊人增长。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成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 11.1%,2018 年上升到了 14.0%。其中,男性患病率从 19.3% 上升到 24.4%;女性患病率从 2.8% 上升到 3.6%。
其中,18~29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 32.3%。
2015~16 年和 2018~19 年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特征分析 图源:参考资料 1
一项在北京某二甲医院进行的研究表明,在 2013~2016 年收治的 342 例痛风患者中,≤35 岁的痛风患者 118 例,比例高达 34.5%。
浙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黄艳表示,在工作中遇到过最小的患者仅 17 岁,「小朋友本身也比较胖,还在读高中,脚痛得受不了来医院。」
化验单上跟在尿酸后面的「↑」或许还不够引人注目,但痛风发作时「痛」的那一刻,一定让人无法忽视身体给出的呐喊。
17 世纪英国著名内科医生 Thomas Sydenham,他同时也是一位被痛风折磨了 34 年的患者。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让他对痛风的描述被医学界奉为经典:
「凌晨两点,病人突然被剧痛惊醒。脱臼一般的疼痛先是从大脚趾袭来,然后在脚踝、小腿、关节之间游移不定。病人颤抖着,身体轻微发热。疼痛随着时间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他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更别说一个人在房间里走动时产生的震动了。」
社交平台上,有患者形容痛风发作时:「最痛的时候脚放那儿不动,有人从旁边走过,带来一阵风,脚就像被锤子砸。」
晚年患上痛风的英国讽刺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笔下的「痛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疼痛的分级,痛风处于 3~4 级之间,这意味着重度且持续的疼痛,不用药无法缓解。「受不了,半夜痛得大叫」「一个大男人生生疼哭」。每个痛风患者都对发作时钻心刻骨的疼痛印象深刻,在痛风发作期间,79% 的患者会因疼痛和住院治疗而无常工作生活。
明明管住了嘌呤,怎么还是痛风了?
痛风的「痛」,来源于体内的尿酸盐沉积。当血尿酸盐浓度升高超过一定饱和度时,就会沉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这种晶体持续释放炎症因子,诱发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引起剧烈疼痛。
如果痛风发作多次,仅仅疼痛的时候止痛,而后期不对疾病进行降尿酸治疗,尿酸盐晶体沉积就会形成痛风石。这些「石子」不仅会让沉积的位置肿痛、变形,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溃烂,引发伤口感染,甚至可能压迫神经、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使患者失去正常活动的能力。
降尿酸是治疗痛风的头等大事,高嘌呤食物也就成了患者眼中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图源:图虫创意
但管住口,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嘌呤不仅来自于食物,也是细胞的重要成分,身体每分每秒都有细胞分裂、死亡、新生,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嘌呤被释放、分解、代谢、重组。而多余出来的嘌呤,就经由肝脏代谢,终产物才是尿酸。
人体内的嘌呤,仅有约 20% 来自外部食物,80% 都来自于内源性的身体代谢。
2018 年,一项发表在 BMJ 上的研究通过对 1.6 万名欧洲人群的分析后指出,饮食干预仅能解释 ≤0.3% 的尿酸水平变异,甚至远不如遗传变异所带来的影响(23.9%)。[3]
比起吃多了嘌呤,更值得关注的是生活里被大量摄入的含糖饮料、酒精;不喝水、不运动、一坐一躺就是一整天,熬夜再整一顿高油高盐的小夜宵;又或者是为了追求瘦身、塑性而进行过度健身、节食……
即使管住了入口的嘌呤,没管住其他的生活方式,尿酸还是会一路飙升,直到痛感锤响警铃。
痛到喊救命的患者,和复诊被放鸽子的医生
尽管发作时痛得铭心刻骨,但痛风的控制治疗现状却并不乐观。调查显示,痛风患者中,仅 10~46% 能够遵循医嘱进行降尿酸治疗,60% 的患者依然存在痛风反复发作并进展加重的情况。
在急性期止痛过后,痛风患者仍然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规律服药来持续降低尿酸。大多数情况下,痛风的发作次数需要服用降尿酸药物半年后才会明显减少,同时需要持续监测体内尿酸水平。
黄艳说,在门诊常常遇到急性期的患者,约定好的复诊从不按时来。「痛得厉害的时候说『医生救救我』,到了复查时间却不来,下一次又因为痛风再次发作回到门诊。有些患者只有痛的时候才听得进去,不痛就不当回事了。」
患者依从性差,一方面来自被诟病的「低嘌呤饮食」,希望通过减少嘌呤的摄入来控制血尿酸水平。这样苛刻的饮食限制既容易让患者失去耐心、自暴自弃,也有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带来其他合并症。
2022 年 6 月,新版 NICE 指南《痛风:诊断和管理》也提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任何特定的饮食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盐水平。建议患者遵循健康、均衡的饮食。[4]
图源:参考资料 4
「如果要做一个比较的话,饮食对于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可能只有不到两成,剩下八成是由自身代谢等内源性因素导致的。」黄艳说,「如果要降低血尿酸水平,最主要还是靠药物治疗。」
放弃低嘌呤饮食也不意味着百无禁忌,更重要的是要重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观念。
在患教中,黄艳依然会强调对于酒精摄入和高果糖摄入的控制。「这与我们的观念并不违背,这些其实都不属于『健康饮食』的范畴。长期低嘌呤饮食下,饮食结构的不平衡其实也算是不健康的饮食。」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2022 ) 图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官网
而对年轻人来说,来不及吃饭点个外卖、出去玩奶茶配酒、做不完的工作熬个大夜……生活的高压下,身体的节律被不断打破。
痛风是一张黄牌警告,如果继续放任不管,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都会找上门来。有研究发现,尿酸每增高 1 mg/dl(大概 60 μmol/L),伴随着糖尿病风险相应增加 20%。
「痛风和其他的慢性病管理道理都是一样的,控制不好,任由疾病发展下去,肯定是有危害的;如果修正生活方式,大多数都能够得到缓解。」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血尿酸、定时复诊……对这届年轻人来说,想做一个成熟的大人,管理自己的健康或许就是成年后重要的一课。
致谢:本文经浙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 黄艳专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