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语言中心汉语专业创始人、汉学家巴阿明以“伊朗茶源于中国之考证”为题做主旨演讲
“伊朗的茶在漫长的过程中受到以中国为首的影响,并完全被伊朗文化收纳,全面融入了伊朗人生活。”9月6日,伊朗语言中心汉语专业创始人、汉学家巴阿明在第二届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上表示,伊朗的茶从词面上和种植加工上都直接受到中国的影响。
当天,第二届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在古丝路名城甘肃敦煌成功举办。来自印度、埃及、伊朗、法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对华友好协会和国际组织代表的50余位外籍人士参加了此次对话会。
“可以推断,茶叶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传到伊朗的。”巴阿明说,波斯语中“茶”的发音类似于中国北方方言中“茶”的发音,另一方面,伊朗权威词典中对“茶”的释义,都用“中国”一词作为定语。
巴阿明介绍,虽然伊朗的饮茶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纪初,才实现茶叶的本土种植。1882年,伊朗当时的国王派人从中国引进茶种子,在伊斯法罕种植,但因气候问题失败。17年后,下一任国王又派人前往印度暗中研究种植和生产茶叶的技术,在伊朗北部靠里海的吉兰省种植茶叶,但技术仍不够成熟。1929年,伊朗又再次前往中国、印度和日本引进更有效的技术,并在上海聘请了四名茶叶专家在伊朗进行相关工作,自此,茶叶才得以在伊朗“落地生根”。
据了解,在伊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单中多项与茶有关,并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习俗,茶是伊朗开斋饭必不可少的饮料。在伊朗人的求亲仪式中,女孩子亲自给男孩子端茶,表示双方家人同意进一步接触。茶也已深深地融进了伊朗文学,附有寂静、安详的意境,受伊朗茶具特色影响,茶杯与茶杯碟已有陪伴的文学意义。
巴阿明表示,目前,伊朗人的茶叶消费排在世界第六。中国茶叶文化之丰富,从茶种,茶艺,茶具等方面丰富着伊朗人的生活,也可以再一次成为中伊文明互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