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疫情资讯 >内容

上千名全球宾客赴敦煌盛宴 畅谈“一带一路”话心声_甘肃

2023-09-07 17:25:05来源:
导读 原标题:【短视频】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侧记自动播放本台记者 朱梦莹:万里丝路激...

原标题:【短视频】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侧记

自动播放

本台记者 朱梦莹:万里丝路激荡共荣梦想,千年敦煌喜迎四海宾朋。今天(9月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隆重开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嘉宾代表如约相聚丝路重镇敦煌,共赴文化盛宴,共话发展蓝图,共享发展机遇。

2000多年前,光彩照人的丝绸之路将不同文明紧紧连接在一起。如今,饱含魅力的敦煌文博会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千年丝路的开放包容。今年恰逢总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敦煌文博会作为国家层面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已经成为对外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镌刻历史的多国文物、独具魅力的文艺展演、时尚创意的主题活动,跨越千年时空的文明盛会,正在敦煌展现。以“敦煌论坛”为统一名称的13场论坛和丝路沿线文物精品、艺术作品、文创产品展览展示活动以及文艺演出、和中外企业“甘肃行”等一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了解甘肃。

本台记者 朱梦莹:总指出,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总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甘肃深入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畅享丝路,遇见敦煌。敦煌文博会必将为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为丝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桥,为促进民心相通缔结人文纽带,为沿线携手发展增添动力之翼,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刘珊 王海鹏 杨海芸 陈德强 李维宇 陈婷 朱梦莹 苏磊 吴林峰 张帆 王云海 酒泉融媒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畅享丝路 遇见敦煌——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相聚敦煌 共赴文化交流盛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万里丝路逢盛会,千年敦煌迎嘉宾。

9月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会,也是一次牵手世界的邀约。这一刻,世界目光再度聚焦敦煌,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嘉宾齐聚于此,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本届敦煌文博会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为丝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桥,为促进民心相通缔结人文纽带,为沿线携手发展增添动力之翼,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

这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会——

丝路千年,文博相会。

9月6日一早,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陆续迎来了参加本届文博会的中外嘉宾。他们有来自土库曼斯坦、马达加斯加等国的政要,有来自摩尔多瓦、阿塞拜疆等国的文化部长,也有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国内各省(区、市)的代表,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敦煌,共赴这场文化交流的盛会。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历史上各民族友好往来、互通有无,使这里成为“世界文化体系汇流之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新点亮了沉寂的丝路古道,也再次将敦煌推向时代前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敦煌是各种文化交流汇合的地方,文博会再现了这一景象,希望甘肃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国内的文化交流,推动敦煌文化、甘肃文化更好地发展。”

“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是加深友好关系的最好方式。这是我第一次来甘肃,精彩的文博会、精彩的表演都让人兴奋,能通过文博会了解甘肃、了解中国,这里很棒。”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说。

在盛大的开幕式之外,本届文博会还举办多元多彩的文化展览,包括主宾国专题展、主宾省专题展、“艺汇丝路——丝路童心”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儿童画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成果展等,涵盖丝路沿线文物精品、艺术作品、文创产品。

此外,还聚焦陇原特色,举办主题文艺演出活动,包括展现博大精深敦煌文化的音乐剧《飞天》音乐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表性音乐素材为主线的中国音乐家协会2023金钟之星“一带一路”民族音乐会,以及中外艺术家联袂演出的《相约敦煌》文艺演出,彰显丝路文化的博大深邃和包容兼蓄。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我们特别期待通过敦煌文博会,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加深厚的文明力量。”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刘秀娟说。

这是一场文明互鉴的盛会——

曾经,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连通东西方;如今,丝路重镇敦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激起强烈共鸣。

甘肃和土库曼斯坦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丝绸之路既是双方商贸交流之路,也是文明交往之路,更是民心相通之路。

“尽管土库曼斯坦和中国距离遥远,但却拥有同一个梦想——创造一个繁荣昌盛、互联互通、文化多样、经济合作的世界。”主宾国土库曼斯坦代表阿什哈巴德市副市长古尔班诺夫·巴以拉穆拉特说,丝绸之路历来是互联互通、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的象征,希望借助敦煌文博会这一平台,继续在两国之间架起理解与合作的桥梁,共同传承丝绸之路的丰富遗产,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文化的孕育和传承穿越千年,文明的融汇和互鉴历久弥新。“敦煌文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看到有非常著名的学者齐聚一堂,大家可以对中国话语、中国文化价值在世界的影响力等进行深入讨论,为共同开拓繁荣发展之路贡献智慧和力量。”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张素琴说。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院长高亚芳说:“第六届文博会展示了国际范、国潮风、甘肃味的特色,是一个高水平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相聚敦煌,深入交流互鉴,携手助力敦煌文化走向世界。”

文博会期间举办的“敦煌论坛”,涉及传承丝路文化与构建文明新形态、敦煌学研究弘扬的世界意义、敦煌舞的创新与发展等“一带一路”建设课题,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畅想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

以文载道,敦行致远。敦煌文博会正在以文化的视野拓展互信互通的空间,以开阔的姿态展示开放多元的格局。在省文联组、王登渤看来,敦煌文博会积攒的成果、共识和友谊,将会永远留在敦煌,在敦煌文化交流史册上增添更多有意义的元素和话题。

这是一场互利共赢的盛会——

千载流泽,丝路古道新机焕发;十年砥砺,“一带一路”枝繁叶茂。

肇始于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既是贸易大走廊,也是文明大动脉,更是友谊大纽带,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沿线文化由此发扬光大,沿线人民借此对话交流,沿线国家地区因此走向繁荣,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成果。

马达加斯加是首批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之一。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副议长拉扎芬齐安德拉法·让·布鲁奈尔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相关国家受益匪浅。“中国的技术在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有合作领域有待开发,未来我们可以在旅游业等领域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文化之于甘肃,既是宝贵的历史财富,更是强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说:“这次来到敦煌,北京大学与甘肃省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相信未来我们会在文化交流、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交流。”

本届文博会还举办2023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会议暨甘肃重点产业链对接洽谈会,与会嘉宾聚焦共商共建共享赋能全球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文化融合、产业联动、成果共享的平台。

“敦煌文博会对新加坡企业来说是一个新机遇,能够更好促进两地互融互通,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与本地企业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更好地促进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加坡RCEP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博说。

从敦煌出发,本届文博会将进一步推动形成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合作机制,凝聚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识;进一步传承弘扬敦煌文化,展示世界文明交流融汇的灿烂成果;进一步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结出丰硕成果。

新华社:激扬贯通古今的文明力量——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 宋常青 马欣然 张文静

“第二届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传承丝路文化与构建文明新形态论坛”等专题论坛,“丝绸之路简牍文物展”“敦煌文化主题展”等文化展览,“相约敦煌”“金钟之星‘一带一路’民族音乐会”等精彩演出……在6日开幕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现场,历史人文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包容开放之美尽显。

适逢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一场场敦煌文化大戏的背后,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不断迸发,更是贯穿古今、融通东西的丝路文明所展现出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敦煌文化主题展。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敦煌文化主题展。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以会为“媒”: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途撒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汉森如是评价“改变了历史的丝绸之路”。

作为中国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敦煌文博会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硕果累累的缩影。

从新疆、甘肃等地方特产,到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的50余幅精品绘画,万余平方米的“重头戏”文化展览区精彩纷呈。

5日,记者在这里遇到了首次参会的土库曼斯坦国家文化中心国家博物馆科技部副主任别尔基耶娃·苏里古恩·贝尔迪梅拉多夫纳,她正和同事们忙着布置展台。

“作为文博会主宾国,为了宣介土库曼斯坦的文化艺术,我们带了数十件馆藏精品。”贝尔迪梅拉多夫纳说,自己来到敦煌还有一个心愿,希望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回去讲给朋友们听。

累计邀请140多个国家千余名中外政要、专家学者等重要嘉宾参会,展出展品超万件……自2016年以来,敦煌文博会展会规模、嘉宾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亮眼,成为外界观察中国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截至2022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的142个国家签署了文旅领域的协定或备忘录,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形成多元互动的格局。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文创产品和文旅装备展销活动。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文创产品和文旅装备展销活动。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扩“圈”发展:共促文旅产业合作

新加坡百人旅游团日前入境甘肃,开启“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之旅”。游客们说:“走进敦煌,了解敦煌,会让你爱上敦煌。”今年上半年,敦煌累计接待游客597.46万人次,至7月底达979.15万人次。

敦煌壁画盲盒、幽幽鹿鸣小夜灯、三兔共悦彩绘果盘……6日,在文博会上的酒泉文创产品展台,酒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王莹说,“开馆不到2小时就卖了近3000元,来购买文创的还有不少外国人。去年全年敦煌文创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吸引海内外约150家知名企业参加,预计签约资金130多亿元,涵盖文旅康养、文旅综合体、文旅科技、景区提升等多个方面;20余家中外企业将赴敦煌、嘉峪关和酒泉等地,考察对口项目和企业,寻找合作机会……

文博会期间,通过线上演播、沉浸剧目、深度旅游等“科技+”“创意+”“旅游+”方式,丝路厚重历史与传统文化得以活化传承、展示利用、沟通世界。

业内人士认为,借助国际盛会,中国持续深化文旅产业国际合作,也必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广阔前景将助推红利惠及更多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携手向“新”:美美与共沁润人心

作为敦煌文化研究学者,37岁的甘肃政法大学教授奥莉娅·普隆金娜已经参加了三届文博会。

16年前,奥莉娅在家乡俄罗斯奔萨市观看了一场来自中国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自此便开启了敦煌时刻”。

“文化可以将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民族连接起来,我们的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由文化串联起来的。”她说。

在柬埔寨,柬王宫遗址保护修复工作正在进行。这是继周萨神庙和茶胶寺后,中国援柬埔寨文物保护修复的第三期工程。

从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的保护修复到中沙、中老等联合考古……一幅幅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新图景正在呈现。

“中国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奖学金,并援建了科伦坡港口城。毕业后我想入职在斯里兰卡的中国企业,接续助力两国交流。”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的斯里兰卡留学生杰福说。

“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中写到。(参与记者 程楠 贾钊)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