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红曲出事了。
日本药企小林制药的“红麹胆固醇颗粒”(主要原料是红曲)已致5人死亡114人入院,有部分患者服用后出现了肾病症状,连日本首相都出面回应了问题。
小林制药致歉并宣布自行召回约30万份售出商品,但影响依然在扩大。
小林制药生产的红曲原料有80%都销售给其他公司,用于制造食品、调料等,涉事公司超过170家,其中包括多家中国公司。
作为日本药企的“百年老店”,小林制药2023年的中国销售额达136亿日元(约合6亿人民币),这款商品出事前,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都能买到。
虽然现在相关商品已经在各大平台下架,但原料泥牛入海,放在哪里都是隐形炸弹。
隔壁工位的小K和我盯着已下架的三款小林制药商品,劫后余生地回忆起以前吃过的日本保健品。
我们这些年交的智商税,估计有一半都贡献给了日本药厂。
“神药”变禁药,吓晕消费者
如果小林制药的名字还有些陌生,那么小林制药的土豪金包装的暖宝宝贴你一定多少见过。
小林制药可以说是“网红产品专家”,类似于退烧贴、内衣洗液等产品也一直在中国互联网上备受追捧。
尽管许多消费者的体验是效果和普通冰块和几块钱的香皂效果相差无几,但是经过小林一包装立刻身价翻倍。
效果不明显,对于智商税产品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比没效果更恐怖的,是伤害你的身体。
例如曾经学生上班族必备的FX参天眼药水,这款眼药水号称“世界上最凉的眼药水”,传闻中的“红血丝杀手”“眼用版魔爪”(添加了牛磺酸),当年“娜扎何炅王菲”都在用。
爱用者对这款眼药水是欲罢不能,哪怕它上眼像上刑,也无法抵抗。
“滴的时候像辣椒水,感觉自己要瞎了。2分钟后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这款产品在2019年被曝在加拿大禁售,没有通过当地食药监督局的注册。
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款眼药水部分成分长期使用并不健康,如果点的频次过高,眼部血管可能会失去弹性,导致红血丝很难消失,引起血压增高的不良作用。
网红EVE白兔止疼药一度也是很多青春期少女的痛经“续命药”,半小时就能起效,能治痛经、偏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等,而且号称无副作用。有消费者偏头痛严重,逢痛就吃,已经养成习惯。
然而这款止疼药的成分“丙戊酰脲”在我国并不能作药用,并在多个国家遭到禁售,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导致患者出现出血不止、牙龈出血等症状。
除了头痛药、眼药水之外,清肠减肥的通便药也是日本保健品出事的重灾区。
风很大的皇汉堂便秘丸也一度站上风口,昵称“小粉丸”。它被代购们捧为“纯植物”“无副作用”的清肠减肥药。
有不少消费者常年使用已经对其产生了依赖性:
“不吃就不能排便”
“一开始买一盒后来越买越多,完全戒不掉”。
“小粉丸”被曝是性泻药,并不适合长期使用。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一女孩吃“小粉丸”瘦到体重只剩50多斤,身体多器官出血,通过粪菌移植才逐渐恢复健康。
本来以为是散财养生,实则吃下去的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用久了得去医院保命。
这些药品均是日本药妆店就能买到的OTC非处方药,是日本随处可见的家庭常备药。只有一类非处方药需要在药剂师指导下使用,二类三类OTC药品,只要消费者喜欢就可以随便囤。
除了这些“偶发性”的产品出问题之外,日本药厂可谓是劣迹斑斑。
2021年新华社就曾报道过,小林化工一款治疗脚癣的抗真菌产品中混入了超过日本相关规定最高2.5倍的催眠成分,导致部分患者服药后失去意识,造成22起交通。还有2人服下药后死亡。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小林化工公司不仅有“过错”,还被调查出长达约40年的药物质检结果造假记录,生产的约500种药品中,约80%都有虚假制造记录。
有骇人“前科”的小林化工,当时接受了日本相关法律诞生以来最长的停业处分。
小林化工和小林制药虽然没有关系,但日本药品质量问题频发,监管不力是事实,这些过去的日本“神药”步下神坛也是意料之中。
日本产品曾经高质量、注重安全的印象,被日本人自己摧毁,精耕细作的“匠人精神”变成了“坑人精神”。
有这么多问题隐而不发,过去消费者是如何爱上日本“神药”的呢?
这就得从2015年兴起的海淘热和营销风说起了。
日本药妆的极致营销
2015年,日元贬值(从2012年开始对人民币贬值超过30%)、日本签证放宽、免税商品范围扩大,汇率等同于写上“七折促销”的日本成了国人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
中国消费者去日本买的东西不只是名牌奢侈品,更多的人会带回大量的平价药品、化妆品和日杂货。
2014年开始,中国社交网络上就有各种“去日本不得不买的12种神药”的流传,12种药品中就有5个产品来自小林制药。
移动互联网早年的种草红利,竟然被日本药厂默默吃去。
“七折”,“保健”,“日本制造”,这几个关键词成了当时的流量密码。
小林制药曾公开数据,因为被中国网络媒体推荐,201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至上年同期的5倍多,整个2015年小林制药股价大涨40%。
虽然日本保健品企业否认在中国网络上“雇水军”,当时的日本药妆产品宣传和服务体验属实是把中国游客吃得死死的。
为了迎接大批中国游客,日本各大药妆店推出了退税通道,免费WIFI,还配备了懂中文的柜员和为中国消费者特供的专柜,将热门商品集中陈列。
小林制药的退热贴还特意推出了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土豪金”包装和汉字版包装。
服务之周到、态度之专业让人想不记住都难,“有顾客询问立刻停下来”“开门时间精确到秒,目送客人到视线外”。
此外,日本药企还抓住了营销的精髓。
一是在商品概念上做微创新;
二是尽所可能地“蹭”,蹭IP、蹭环境问题、蹭中国的汉方古籍;
三就是日本代购为了卖货张口就来的推荐语。
有些推荐语堪称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据媒体报道,小林制药过去是擅长在小众市场开发独特日用品的生产商。
翻译一下就是鬼点子多,小林制药还擅长将鬼点子用直白的商品名、简单易懂的图画包装出来,像是“液体创口贴”,刷体做得像指甲油的刷头,有不少好奇的消费者就会抱着新奇有趣的心理带一个回家。
至于”蹭“,谁能在旅游时抵抗一款Hello Kitty或者迪士尼联名限定的化妆品呢?
另外,当时正是雾霾肆虐时期,日本药厂看准这一商机,宣传润喉糖龙角散、中成药清肺汤DUSMOCK具有抗雾霾作用,在包装上标识“适合空气污染”,可说是看准了中国人的健康焦虑。
部分汉方药还借中国医典为自己站台,有一款武田汉方便秘药,据闻就是根据《金匮要略》并采取天然植物成分制成的汉方药。
巧舌如簧的日本代购,把售价偏高的玫瑰眼药水说成是“眼药水界的爱马仕”,还有一些眼药水号称可以让眼球变香,让眼睛变白,预防眼部疾病。
Pola美白丸甚至被推荐给孕妇,据说吃了能够使婴儿变白。
推向极致的产品宣传,新奇又少见的保健药品,再加上国内缺少正规购买渠道,让当时的赴日游客对高性价比的日本药妆着了迷。
有赴日游客表示自己完全“欲罢不能”,买的日本医疗保健品塞满了箱子。
“日本药妆店太好逛了……买了这个又想买那个,感觉还没有买够,(旅行箱)实在没法装了,只有下次来的时候再买。”
过去的日本汽车和轻工业国际口碑极好,丰田、索尼、优衣库等品牌的高质量商品为“日本制造”打响名号。
2015年时,日产的松下、东芝、三菱空调比国产空调要贵一倍,却仍然不愁销路,只因日产的滤镜。线上线下到处都流传着“一件日本家电(或日用品)能用几十年”的质量神话。
小米雷军早年间说互联网企业应有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中的前三项便是日本的企业文化。
长久以来的国际口碑和文化渲染,让很多中国消费者一时之间都对日本制造产生了厚厚的滤镜。
但工业制造厉害,并不能保证食品和药品生产的绝对安全。
许多消费者对日本制品无条件信任,给了日本药厂钻空子的机会。
日本其实是智商税大国
保健品智商税我们这些年也见过不少了。不少童年时在电视上的广告,就是让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的智商税。
然而一些风很大的保健品其实仔细一溯源就能发现,源自日本的还真不少。
曾经是时髦纤女人手必备的宝藏饮品酵素,号称可以减肥排毒,养颜变美。酵素听起来与维生素、纤维素相似,富含各种水果植物,好像一饮而尽后肠动力都立刻回来。
其实酵素在中文里就是酶,到了肠胃里立刻失去活性,都是果蔬+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制品,与吃肉、喝酸奶并没有本质区别。
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青汁,绿汪汪的速溶饮,据传能够补充纤维素、解决便秘、预防高血压。就冲着它诡异的外观,难喝至极的口感,喝下它费的老鼻子劲,不多来点作用都对不起个人的付出。
这款饮品在日本确实有六七十年历史了,据说是为了解决战后粮食短缺、蔬菜供应不足而发明的。
在蔬菜供应充足、几块钱把还物美价廉的中国,哪里需要这种应对饥荒而生的速溶饮品?十块钱买点真蔬菜榨果汁,都比它来的实惠好喝。
还有抗氧化的“水素水”,实际就是加过氢的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显示饮用这种水对人体有益。
添加“负离子”的各种电子产品,被三个负离子专家上综艺带火,据说有抗氧化、活血等作用,其作用也是被夸大的。
被中文互联网作为抽象梗收纳的“量子波动速读术”,宣传1-5分钟就可以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其理论依据就是一位日本老太太飞谷由美子提出的,虽然也没有任何作用就是了。
日本出口的智商税,都是抛开科学谈作用,事实不管谈感受。
气氛一烘托,商品就出手,money入兜后,身在日本的无良商家,哪里还管中国消费者洪水滔天?
随着海淘渠道发展完善,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货比N家。现在即使是中美澳新的保健品放在一起,国产品牌也很亮眼。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保健品市场结构里本土品牌占比52%,进口占比48%。
一个国家的产品口碑再好,也不必产生滤镜,毕竟骗子和坏人收取智商税不分国别。
面对那些概念新奇的保健品,一定要擦亮眼睛。毕竟保健品这东西,也不能真的治病,都是吃了求个心安,很多时候不吃不仅省钱,而且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