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数码 >内容

史航事件疑似受害者仍在增加,孩子的性保护应该怎么做?

2023-05-08 17:04:46来源:
导读原标题:史航事件疑似受害者仍在增加,孩子的性保护应该怎么做?编剧史航涉嫌性骚扰事件在持续发酵中,目前已知的疑似受害者已增至26人。在...

原标题:史航事件疑似受害者仍在增加,孩子的性保护应该怎么做?

编剧史航涉嫌性骚扰事件在持续发酵中,目前已知的疑似受害者已增至26人。

在多方压力下,史航以两条微博否认了所有的性骚扰指控,而指控史航骚扰的女性们则选择持续发声。

我们今天并非想对史航涉嫌性骚扰事件去做评判,而是想以此事为出发点,请在一线从事性教育工作的王媛来谈一谈与儿童相关的害、性保护和性教育。这或许不是个新话题了,但面对每一年层出不穷的儿童案件,相信你我都能感受到,我们在这个议题上了解仍不足,做得还太少。

在一封《史航受害者的联合声明》中,指控史航的当事人们强调她们所叙述的“是被冒犯和侵害的事实,不是一种‘情绪’”;而后另一位当事人小默的自白也直指了性骚扰中问题的核心——受害者和施害者之间不是“没谈拢的情感关系”,而是“被摧残的霸凌关系”。

奇怪的是,每当有疑似受害者在陈述遭遇时,总有人在要求他们的完美无瑕和清白自证

“她们也不见得是什么好女孩吧”

“光写小作文,不拿出证据来吗”

“为什么事情过去这么久了才选择讲出来”

……

公众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否有想到,为什么受害者常常很难在被骚扰的当下马上作出反抗?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会选择一直沉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权力的不对等。在史航事件中,这种权力不对等体现为“微博大V”和“粉丝”、文艺圈“前辈”和“后辈”,在其他害案例中,还常体现为老师和学生、上司和下属、长辈和孩子……

实际上,所有的害都是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发生的。害的根源不在于,而在于权力,加害者正是利用了自己在年龄、职权、武力、物质等方面的优势让受害者被迫卷入到自己不知情、不同意的性活动中。这种权力不对等所形成的压迫,常常使受害者噤声。

而当人们还在执着于探讨受害者发声的正当性和证据性时,恶魔之手却从未停止。就在前日,有这样一则新闻盘踞热搜,让人痛彻心扉:

针对儿童的性犯罪是触目惊心的。根据公益组织“女童保护”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儿童案例中,熟人作案的比例超过了八成,男女都有;教师作案比例居高;近半数者为多次作案;人数中女童占多数,但男童比例明显上升,整体上14岁以下儿童超七成……

同残酷现实形成对比的,是从家庭到整个社会在性伤害、性教育上的认知不足。王媛就观察到,大多数家长对于害的概念就存在知识盲区。“不是只有性器官的接触、发生了性关系才叫害,像讲黄色笑话等言语猥亵,要求拍这样非身体接触的,还有强吻、抚摸身体部位等,都属于害的范畴。”

儿童犯是指成人,或较年长的儿童,或虽然年幼但有权势的儿童,通过武力、哄骗、讨好、物质利诱或其他方式,与另一名儿童卷入对方不能做出知情同意的性活动或往。侵犯者利用儿童作为性工具,满足自己的性需要或其他需要。侵犯者可能是儿童熟悉、信任的人,甚至就是家人,也可能是陌生人。

——《综合防治儿童犯专业指南》

而且,也因为这样的认知不足,孩子在面对害时经常不能获得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在遭遇性伤害后,孩子因为害怕和羞耻感而不敢和大人开口;再比如,孩子告诉家长,某长辈、某老师欲行不轨,家长却回应说“想多了”;又或者,孩子想勇敢反击,但家长会以“为了名声”这样的理由让孩子保持沉默。王媛还经常看到的一种情况是,当害进入举证、维权的环节时,家长因为要争取权益,反而容易忽略孩子自身的创伤后修复工作。

如何处理害、如何给受害者提供创伤后的帮助是需要不同人员、不同机构一起来合作完成的。“从家庭、学校到社工组织,从家长、心理咨询师、到律师等等,这是个系统性的工作”,作为这个系统中的一环,王媛觉得难过的是,尽管国家这些年在儿童性保护上有所进步,但仍然缺乏系统的、专业的支撑。

当一些孩子所遭受的害不被看到、不被重视时,还有一些家长会因为过度恐慌而对孩子的真实情况做出误判。王媛就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妈妈发现自己两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出现分泌物,还有发红的情况。妈妈非常着急,担心地询问孩子是不是在幼儿园里被谁摸了,孩子在情急之下就随便讲了幼儿园里一个男孩的名字。最后经过一系列鉴定发现,那个男孩那段时间都没有来幼儿园上学,而女孩实际上也没有遭受到害。

在家长对于害的恐慌和误判背后,其实反映出了其性知识的匮乏。王媛提到,孩子的性反应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比如,男孩的生殖器在里就会勃起,而女孩则会在出生24小时内被观察到湿润,产生分泌物。父母是否会理解孩子的性反应,尊重孩子的性发育呈现,是性教育的重要一课。

一些家长可能会认为,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去防止害的发生。这其实是一种对于性教育的偏狭理解。性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去防范害,因为究其根本,对于害的防范重点不在于让受害者如何自保,而是要让行为人杜绝这种行为。

王媛看到,大多数家长对于性教育的认知基本还停留在告诉孩子“哪里不能摸”的阶段,或者觉得性教育就是生理卫生教育、防教育,但是,真正的性教育主张的是全人教育、全面教育,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幸福的未来。

性教育实际包含的内容和层次非常丰富,大概可以分为八个核心板块:关系;价值、权利、文化与性;理解社会性别;暴力与安全保障;健康与福祉技能;人体与发育;性与性行为;性与生殖健康(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性教育指导纲要》)。那家长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做性教育呢?王媛给出的答案是,0岁。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为新生儿做的准备、说的话、触摸的方式、清洗生殖器的态度和方式等,其实都是性教育的一部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性教育内容也会有所侧重。比如,孩子处于低龄阶段的时候,家长要注重去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要让他们对自我权利和能力有所认知。换句话说,就是当孩子受到了伤害,ta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大人,去寻求帮助,而不是因为内疚感和羞耻感选择隐瞒。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和相信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可依附、可信任的。

等孩子再大一些,比如进入到青少年时期,他们便开始对性有更多好奇和探索了。王媛发现,如今的青少年看似个个“老司机”,但其实对于性的许多认识都是错误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给孩子传达正确的性基础知识、倾听孩子的性价值观、解决关系中的冲突等都是性教育的重要议题。

此外,对男孩、女孩的性教育也应该一视同仁。王媛道出了一种长期存在于性教育中的性别不公现象,“我们喜欢教育女孩要学会拒绝,这样就不会成为受害者;男孩则是不要做坏事,这样就不会成为加害者”,这种“要”和“不要”模式的背后其实藏着一种性别刻板印象。实际上,在现实里我们会看到,男孩也可能被侵犯,也会成为受害者。在王媛的性教育实践中,男孩、女孩都是一起上课的,通过这种共同学习,也能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尊重。

性教育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当孩子在起步阶段有了来自家庭的帮助,他们今后才能靠自己去拥抱更幸福的未来。

再次强调,再完善的性教育也不能完全阻止害的发生。害可能会在任何场所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对儿童也不例外。在下面这张图中,你可以看到害儿童的常见模式。

如果孩子不幸遭遇害,家长应该怎么做?王媛也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01家长要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多安抚孩子,而不是去就害细节进行过多的询问。因为家长的询问大多不专业,且有引导性,而孩子如果年龄很小的话,有时也很难清楚表达出自己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

02在安抚孩子的情况下,家长需要马上去寻找在儿童性保护方面有专业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社工、律师,通过他们专业的问询来判断孩子受伤害的情况,如果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对害的处理需要司法系统介入。

03如果有这样的司法人员要对孩子进行问询,建议家长让专业心理咨询师在问询中陪伴孩子左右,以免孩子在案件处理中受到二次伤害。

04除了及时给孩子提供创伤后的治疗,家长也需要关注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家长在面对孩子所遭受的创伤时,常常表现为内疚、自责、愤怒、冲动,所以建议家长自身也要去积极寻求心理辅导。

*图源:电影《素媛》、荟光教育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