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数码 >内容

“把娃鸡进了哈佛,然后呢?”

2023-05-07 17:12:39来源:
导读 昨儿,在顺义妈妈小王总的紧急敲打下,我们两个菜鸟爸妈,急急忙忙给孩子转了学。(前情复习《 》)不出所料,对顺义妈妈鸡娃现象,评论区...

昨儿,在顺义妈妈小王总的紧急敲打下,我们两个菜鸟爸妈,急急忙忙给孩子转了学。(前情复习《 》)

不出所料,对顺义妈妈鸡娃现象,评论区又开战了











最典型的一种社会型嘲讽

爬藤又如何?

还不是年薪102万,

然后呢?

emmm,我不想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太自我暴露了。

说说我身边人的学习成长经历吧

籽她爸是清华本,去美国读的硕士不是藤校,算是蛮好的学校,在他这个专业领域挺有名,科技创投圈里有不少前辈都是校友。

他是70后,他的父母是40后,籽的爷爷奶奶,本科一个考清华没考上,一个考北大没考上,一个去了南大,一个去了北外。

我老公的原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通,籽爷爷那代人流行公派出国留学,到了我老公和他妹妹这一代,都是看哪家学校给全奖,就去哪家学校。

我刚认识我老公家里人时,第一次知道他妹因为哈佛没给全奖,就没去,去了一家给了全奖的二流学校,当时我都震惊了。

我们全家都特别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和他妹妹,会因为奖学金的问题,放弃藤校的Offer。

我读书不好,自己没本事,根本没有勇气爬藤。

但凡我要是有一点可能,能靠自己爬藤,我爸妈就算是砸锅卖铁,都会愿意供我爬藤的。

爬藤的意义,真的不是102万年薪。

无论是爬藤的经历,还是在藤校读书的经历,跟我这种上海土著复旦小硕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截然不同的。

很坦诚地说,我对自己没有藤校经历,内心是深深遗憾的。

这跟父母的期望没有任何关系,我爸妈年轻时,根本不知道那根藤长在哪儿?

甚至,他们都没指望过我考复旦附中,他们觉得我能考进家附近的大同中学就烧高香了,是我自鸡填复旦考复旦的。

我老公在美国工作很多年,他毕业一入行进的就是高科技行业,在美国,科技圈一毕业拿百万年薪(人民币)不算高薪,正常水平。

芯片圈本来就很小,巨头公司就那几家,那个年代,70后芯片圈的高才回国潮,几乎都是清北复交本,留美名校硕,大家也都是拿着百万年薪平调回国的。

那得是十几年前的百万年薪。

30岁的年轻人,智商超高,情商暴低,感情上很幼稚,单纯的硅谷土豆。

还都是单身

我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遇到他的。

现在想来,我们的结合,是在特殊的时代浪潮下,个体与时代的双向选择。

和他同一波美国回来的科技宅,要么在巨头做高管,当年就拿三四百万的年薪,要么就早早创业,股权变现了几千万。

像我老公那么胸无大志的,算混得很不好的。

到今天为止,我身边那么多创投大佬,老想叫我把老头子从家里neng出来,就算他杀鸡用牛刀,降维去做点AI模组,闭着眼睛也能做上亿美金的生意。

可是,他是一匹野马,水泼不进。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生长出来的人,树根是不同的。

虽然,在婚姻里,我经常把他骂成一坨屎,但我心里很知道,He is rare。

他有他的天赋,他的天赋稀缺性太强,他无论怎么作,人生都不可能过得太差。

跟他比,我就是勤能补拙的典型。

我从小读书就不好,后来在复旦读研究生,有幸成为王安忆老师的学生,弥补了一丢丢我对自己青春期叛逆荒废学业的缺憾。

成年以后,我对自己恋爱脑,读书摆烂,错过了很多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内心是深深悔恨的。

我没有怪过爸妈当年为什么对我不更狠一点,因为以我爸妈的眼界、格局,他们根本看不到那根藤。

心底里,我对老公拥有一对名校本留学硕的父母,是很羡慕的。

如果我能抓到他那么好的牌,我的人生绝不会止于今日的局面。

我的职业经历并不算顺利,吃了很多很多苦,受了很多辱,才从实习生一路做到执行主编、新媒体总经理。

时尚圈,茶杯里的风暴,就是一部80集的甄嬛传。

一进宫就被赏了一仗红的小宫女,前三集没被打死,憋着一口气,就这么血肉模糊一集集,死里逃生地打怪打下去。

像这样的人生,别说前三集,连第一集我老公都活不过。

而他根本不需要像我一样从月薪800块熬到年薪百万,他一出场,就有免死金牌。

到今天为止,家庭生活上,遇到任何麻烦事,都是我拿出巨大的耐性和毅力,去解开人与人的一个又一个死结。

他总是说,我不可能有你的情商和韧性,但我根本不需要啊。

他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任何利益,因为他不需要。

以他的起点,也不会有人给他太差的Offer。

但我就不一样了,我今天拥有的每一点点成就,都是用尽一切方法努来的。

他遇到任何困难,都很容易放弃。

人家说,不行,他就回来跟我说不行。

他没有为自己争取的思维习惯,他相信每个人才都会被公平对待。

回到爬藤这件事上,爬藤的意义真的不是那张纸。

我不认为爬藤=痛苦,事实上,用中国式鸡娃模版就算把孩子鸡进了藤校,这样的孩子也很难get藤校真正的价值,很难融入藤校风云圈。

昨天有人说,A校比B校好,B校比C校好,不就是爬藤率么?

还真不是。

爬藤率高的,反而是二流学校。

一流学校优秀的孩子,高中都呼啦啦走光了,都跑去Top 10英高美高了,很少还留在国内爬藤的。

这张纸背后,最本质的差别,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影响你一生的青春。

读什么样的书,和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日常,见什么样的天地,遥望什么样的世界。

最终,直接间接地形成了你的价值观。

你如何度过每一天,最终成就了今时今日的你。

我很幸运的是,我后来工作,在行业黄埔军校的9年磨练,为我提供了一段和全球各业最杰出人物共同工作的珍贵经历,弥补了我在学历上的遗憾。

当年,我们报研究生直升答案的时候,清华和北大,爆冷门,根本没人填,收1个,只有1个人报,而复旦大热门,收1个,堆人报。

现在想想,理由很荒谬,本地学生不愿离开上海,嫌北京风沙大,外地学生想留在上海工作,因为工资比北京高。

我妈说,不要去北京,女孩子去北京皮肤会变差,北京的马路太宽了,北京人太土了,在北京读几年书回来,品味都变差了。

真不敢想象,我们家,上海土著一家人,当年怎么会眼皮子那么浅。

我小时候,真的不知道清华北大比复旦好,世界就脑门抬头一口井,太小了。

长大后,工作去了北京,我才真正领会到我妈说的“北京的马路太宽了”。

一个看着12车道天安门广场长大的孩子,和一个在小鸡肠子弄堂里长大的孩子,人性是完全不同的。

人和人的一生,唯一的不同,是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过一生。

很难人为去改变生命的长度,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改变生命的宽度。


为人父母之后,我们无法替Ta做出最好的选择,因为我们眼里的“最好”,根本无法摆脱时代和个人境遇的局限。

就像我妈当年看不到那根藤,她曾经想把我弄到法国去,考个、法国高商之类,这在她看来已经是世界之巅了。

我能怨她当年不鸡我么?

不能。

我妈连自己都没鸡明白呢

当妈的,没有希望孩子快乐的。

我也希望她快乐,

但我更希望她能笑到最后。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