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则是中国古代正式的官名,具体是指某一人的官职、官位。“丞”,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双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来。“丞”本意即为拯救,由此引申,“丞”可表示帮助、辅佐。又由辅佐引申指辅助的官吏。古代和地方长官的辅助官员多称“丞”,或丞相。最早的丞相,他们一般的是副职,也有助手的意思,比如大理寺丞、府丞、县丞等,萧何就是县丞出身(用今天的话说,叫市长助理之类)。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秦国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34年设置相邦,此时秦国尚未设置丞相。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邦与丞相一直同时存在,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相邦之职。吕不韦免职后,没有人担任相邦,但丞相一职得到保留。
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职位,还继续保留着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增设中丞相。汉承秦制,又设置了相国职位,同时丞相依然是相国的副手。在三国时期撤销相国官职之后,丞相便成了百官之首了,其官阶和待遇也是最高的。当时的官阶是用秩俸来显示的,丞相的秩俸号称万石。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法制度为每个官职设计了任用的资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资品被人们称之为官品,丞相官品就是一品。比如说曹操,他担任的就是丞相一职。
商朝名相伊尹像
需要强调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也就是说,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他不是具体指某一个人的官职,而丞相则具体是指某一人的官职,因此说,宰相包含丞相。丞相也只有在掌握决策权时,才能被称为宰相。“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就泛指那些身居高位之人的“大人大量”。自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消灭诸侯设官吏,君主就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实施统治,而是靠宰相等大臣辅佐政务向全国施政。宰相自产生之日起,便伴随着封建国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也最多。因为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故常常要改变其名称和权责,以方便君主们施政。你你知道了吗?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曹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