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汽车 >内容

耗资9亿建公园举债造景……面子工程接二连三被点名_甘肃

2023-08-02 17:37:11来源:
导读 原标题:甘肃榆中又一面子工程被点名,涉事县长因举债造景已被处分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7月31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莫为“面子”...

原标题:甘肃榆中又一面子工程被点名,涉事县长因举债造景已被处分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7月31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莫为“面子”失“里子”》为题,报道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报道反映,榆中在县城边缘处修建一座“市民公园”,项目总投资9.52亿元,因为远离老城区,大多数时候都是空荡荡的,耗资2.8亿元的城市展览馆建成好几年也从来没有开放过。

根据报道,该项目在2016年12月立项,榆中县政府通过公开采购,由社会资本方“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榆中政府所属的平台公司“榆中建投”,共同组建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建设、运营。项目主要由“甘肃四建”出资建设,运营20年期满之后移交政府。按照当地政府提供的付款方案,计划在投入运营的第一年,榆中县政府就要支付5000多万元的费用,随后费用逐年增加,到后期最多时每年要支付1.8亿元,总共要支付21亿元。

8月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回应: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7·31”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调查组,对报道问题调查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后续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澎湃新闻注意到,2016年6月,榆中县曾召开班子联席会议,对“榆中县市民公园”、“榆中县北出入口环境整治项目”规划进行审议和讨论。县委王晓宁、县长王林参加会议。

王晓宁原任兰州新区招商局局长,2015年11月赴任榆中县委,王林则是从2010年年末开始担任榆中县长一职。当地关于上述会议的报道称,“榆中县市民公园”是该县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市民公园的规划建设,将对提升县城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认为,市民公园规划方案设计新颖、思路清晰、理念超前,突出了榆中悠久历史的特点。同时,建议市民广场设计要对绿地、水系等规划进行合理布局,注重城市风格和主色调选择等。

时任县委王晓宁要求,要确保项目改造品位,把工程质量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严肃对待,从设计到建设,在保证质量和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要尽快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建设。

之后,王晓宁还曾考察在建的展览馆项目,要求通过规划展览馆展现榆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副中心的魅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城市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班子联席会议审议的“榆中县北出入口环境整治项目”,设计南北两道城门,一道为箭门,一道为主城门,建筑采用秦汉建筑风格,以反映了榆中悠久历史。

正是因为该项目,时任榆中县委王晓宁和县长王林在2019年双双调离。

2019年年初,榆中县举债在城市出入口“造景”“造门”问题被住建部通报。有关调查指出,2016年至2019年,榆中县耗资5300余万元在县城北出口修建两座仿古城门、两个小广场和一座雕塑,没有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改善民生,而是将本应服务群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成了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后续披露的信息,王晓宁受到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王林受到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二人也在同年双双卸任。

相关新闻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甘肃榆中县斥资9亿建公园却不开放 媒体:恐怕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要想彻底杜绝“面子工程”,干部必须认真倾听市民心声,以人民利益为准绳。

日前,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面子工程”问题,引起舆论关注。据报道,当地建设了一所市民公园,“占地200多亩,周围大部分是空地,公园正中有一座圆形建筑,看上去宏伟壮观”,然而,这所公园却是不开放的状态。

报道中的公园

报道中的公园

据了解,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9亿多元,其中不少设施都造价昂贵,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比如,大剧院的舞台设备造价1300多万元、“智慧榆中”软件系统价值2000万元、公园绿化工程报价6600万元、带有秦汉风格的南大门耗资239万元、汉白玉打造的玉带桥等耗资690万元……以上仅仅是央视新闻出示的数字,在9亿多元的总价里,恐怕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对此,不少人都难以理解,进而感到愤怒。榆中县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2023年,当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是 6.7亿元,但债务支出高达12亿元。而且,榆中县在2019年才退出贫困县行列,此前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与更发达的地区相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只能算一般。当地在这种情况下,斥巨资建设“中看不中用”的市民公园,引发舆情风波,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报道发出后,据兰州市政府官微@兰州发布 消息,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此事,已经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7·31”榆中县市民公园项目问题调查组,对报道问题调查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面对这起事件,社会一方面期待当地政府尽快完成调查,给出处理结果,另一方面,也不妨反思这起事件反映出的更多问题。比如,当地官员的一些说法,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并不相符。按照当地发改局局长的说法,“民生支出都能保障”。但是,却有市民反映:当地棚户区改造的一些安置房工程因已停工,安置过渡费也从去年开始拖欠。不论这个公园的预算在项目上马时经历了多少论证,在民生保障事业上,当地确实有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报道截图

报道截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榆中县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指搞“面子工程”。据央视报道,早在2019年,当地在入城处距离不到500米的地方就修建了两座高28米、宽145米的秦汉仿古城门,耗资6200万元,此事被住建部通报批评,也一度引起舆论关注。如今类似的问题再次被曝光,更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比于各种“高大上”的“面子工程”,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拥有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地方主政官员必须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头,把增强市民的生活水平当成头等大事。如果只是想通过一些规模宏大、耗资高昂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为自己加分,明显是本末倒置,效果也只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会给当地带来实际好处,还可能将当地本来就不宽裕的财政状况拖入泥潭。

之前,个别地方大搞劳民伤财项目的现象,早已令人深恶痛绝。比如,贵州省独山县在负债400亿的情况下,执意扩大债务规模,在缺乏调研、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大建毋敛古城、水司楼、赛马场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最终导致“烂尾”恶果,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状况,也让当地的形象为之蒙尘。这些教训无比深刻的,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少数官员,在相似的问题上不断犯错。

这背后的心理驱动力,首先是一些干部急功近利、极端利己的心态。与其说他们是想给市民谋福利,不如说是想为自己捞政绩。还有一些干部,或许真心想改善城市面貌,但不懂得发展要循序渐进的道理,也做不到从实际出发,不能结合本地的财政状况与经济实力来搞建设,最终落入盲目举债的陷阱,劳民伤财,贻害甚广。

要想彻底杜绝“面子工程”,干部必须认真倾听市民心声,以人民利益为准绳,基于客观现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部署。总而言之,背离民生的“政绩”要不得。

撰文/黄帅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相关链接:评论丨负债20年修公园却不开放 面子工程咋建起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