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股票 >内容

与官员保持恰当的距离:盛、赵智勇、秦玉海3个的小故事

2024-02-28 07:45:28来源:
导读讲三个过去采访中亲历的小故事,说的其实还是新闻记者的职业伦理问题。记者与官员打交道,工作就是工作,若不是对对方有足够充分的了解,千...

讲三个过去采访中亲历的小故事,说的其实还是新闻记者的职业伦理问题。

记者与官员打交道,工作就是工作,若不是对对方有足够充分的了解,千万不要一厢情愿地以为和对方成了朋友。一个职业记者,在较长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认识无数的官员,但职业特性决定了很难与官员成为真正的朋友。偶尔有几个意气相投的,那纯属例外。

最重要的是,当记者一定要洁身自好,时刻提醒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官多大的老板,守住职业底线,保持恰当的距离,不要把自己瞎掺和进去了。

走到哪里到哪里

2011年3月,参与两会报道。头一天,听说新任的铁道部长盛将现身宁夏代表团,于是第二天就在会场守候。

果然,盛来了,一个不怎么笑、眉毛浓密、微微有些胖的老人。你提问时,他会认真地盯着你看。

盛的发言,不咸不淡,不紧不慢,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态。加上他的不苟言笑,让坐在会场的我很忐忑,担心他不愿跟我聊。

中途休息,上前递了名片,盛立即起身接过,答应受访。我看他年纪把,主张坐着谈,他却执意要站着聊。

采访盛的工作照

采访盛的工作照

聊了、铁路企业的债务、高铁是否还将延续刘时代的思路等问题,说敏感也敏感,说不敏感也不敏感。不苟言笑的盛一一作答,没有回避。聊起,盛说只是铁路系统一个个案,轻描淡写。

聊完,各自散去,与盛的交集,就此结束。

京沪高铁通车的那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他。电视里有这么一个镜头:他带着温家宝在车站慰问之类。温家宝有一瞬间没有按他带的方向走,而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年迈的盛一路小跑追上了。开始讲话,他垂手静静立在一旁。

这,大概就是盛留给我的印象,貌似规规矩矩。

当时完全想象不到,这个貌似规规矩矩的,是一个边腐边升的典型。

2023年12月12日,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一审公开宣判盛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判决称,经审理查明:2004年至2022年,被告人盛利用担任海关总署组副、副署长、组、署长,原铁道部组、部长,原中国铁路总公司组、总经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职务晋升、工作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财物折合共计人民币5666万余元。

中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说,盛靠海关吃海关、靠铁路吃铁路。由此可见,他是一边一边升迁。如今,这种边腐边升的官员不计其数,民众已经司空见惯,但官场为什么频繁出现这种情况的反思却极少见。

被一撸到底还不知悔改

2012年春,北京,也是参加两会报道。在江西团,采访了时任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

那个时代,记者们遇到省部级官员就围追堵截,电梯里、房间里、会场上,只要遇到了热点的省部级官员,都会掏出录音笔冲上去问几句。有时候,一些热点的官员上厕所,也会有群记者尾随甚至堵截。据说,有记者和某个省部级官员并排嘘嘘的时候还抓住机会问了一个问题。

当年采访赵智勇,是在会议中途,他突然离场,我跟了出去,发现他进了厕所。我还没有敬业到去厕所堵人,所以等他从厕所出来才上前拦下他,提出了采访他的要求。

他淡淡地说“等一会吧”,随即回到会场座位。过了一会,他拧着包起身,走到我跟前示意我跟他出去。“我有事要提前走,你想聊什么,简单说说吧。”赵智勇说。

采访赵智勇的工作照

采访赵智勇的工作照

经常遇到放鸽子的官员,当时觉得遇到赵智勇这类言而有信的官员格外难得。

此后,再无联系。2014年,传来他出事的消息,断崖式降级。官方通报说,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其行为构成严重,开除籍,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科员;收缴其所得。

后来,他被安排到江西省驻京办工作,成为驻京办的一名科员。很难想象,一个当过省委常委的官员被一撸到底成为一个最普通的公务员后如何正常工作,多半是在驻京办挂个名头吧。

他若是到此为止,还能安享晚年,成为一个普通的老头,过上安宁平静的生活。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未死心,还没生出敬畏之心。

2024年2月7日,江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经中共江西省委批准,江西省监察委员会对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原科员赵智勇(省委原常委、秘书长)严重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赵智勇因严重违法被组织处理后,仍不知敬畏,查而不改、退而不“休”;破坏组织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说情打招呼谋取利益;利欲熏心,利用职务便利以及原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股份转让、工程项目、干部人事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取消退休待遇并移送司法机关。

真的是让人感慨,反腐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已经从副部一撸到底的赵智勇还敢利用往日权力的余热乱伸手,是因为他无知地觉得自己已经安全着陆了呢还是侥幸心理作祟让他觉得被抓的只是运气不好的少数人呢?

不及面谢他已

认识秦玉海,是在2014年4月底。

当时,网上有河南四年前全省推行的警务改革失败的说法。这个改革初兴,我即赴郑州、新乡进行过调查并报道。事隔四年,突然看到改革出现大的变故,吸引我再赴河南。

在郑州,一名时任河南省委常委的官员在见面时建议,如果要写警务改革,最好跟原河南省副省长兼省公安厅厅长、现省人大副主任秦玉海聊聊,这样对改革会把握得更全面也更准确。

在郑州和警务改革一直没有大推进的商丘调查了几天后,我决定听从建议,联系联系秦玉海。

经过长达数日的沟通交流,4月29日他终于答应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的办公楼里接受采访。

他一身便衣,个子不高,与此前照片和视频里身穿警服他相比,少了威严多了随和。他没有选择在办公室见我,而是在一楼的会客厅。

采访的主题,集中在改革的现状、当初改革的初衷、遇到的阻力、改革不畅的反思和前景等话题。他说,原河南省委卢展工离开河南时曾问过他:老秦,咱俩都退了,警务改革会不会走回头路?这句话,至今有读过报道的陌生读者能一字不差地向我回忆起。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大概觉得相谈甚欢,他提出去办公室,送我一本他的影集。办公室里,一堆我过去写的报道被打印出来放在他办公桌上。他说:看了你过去的一些报道,对你做了一些了解。

采访结束后,一起合了影,他还现场签名送了一本摄影集给我。

我当时提出希望再跑一两个地级市,继续了解一下警务改革的情况。他赞同,当面给新乡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孟钢等几名地方公安局长打了电话,交代我要去采访的事情。两个多月后,孟钢被查。、

随后,我去了新乡、驻马店等地,进一步调查了解警务改革在各地的情况。对河南的警务改革,我始终持宽容态度,报道也力求实事求是、该赞的赞该弹的弹。5月15日,报道刊发。16日,他发来短信:报道整体上是客观真实的。截至18日,陆续接到数十名各地公安朋友或陌生的在公安部门工作的读者的来信来电,我部分短信发给他。

2014年8月初,传出秦玉海和河南省公安厅一名副厅长被查的消息。8月6日,我发短信给他:外界有传闻,说您和公安厅一个副厅长被带走了。他回复:谢谢关心,谣言止于智者。

过了一会,他打来电话说,“刚才在开会。社会上的这些谣传,事出有因、别有用心。”我让他解释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他说,最近河南警官学院院长被抓了,还有一个曾经承包过河南省公安厅工程的老板被抓了,所以传言他被抓是“事出有因”。

“没事,那个老板最后被我们赶走了,根本没合作,绝对不会跟我有关系。另外,确实有些人别有用心,故意传播谣言。”他说。

我跟他开玩笑:河南至今没有省部级干部,所以大家都等着看谁会是第一个。他笑着说:是啊是啊。寒暄了几句,彼此叮嘱天气炎热注意避暑后挂了电话。

2014年9月17日上午9点半,在去河南洛阳的高铁上,我还向他短信求助,希望他介绍一些洛阳的朋友或者旧部。他没回复,但很快安排人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已做了安排。

到洛阳后,果然这边有人接应。原本打算结束洛阳的采访后顺道去一趟郑州,当面谢谢他。9月19日,两次电话他,他都没接。过去,给他打电话他一般会接,即便不接也会事后回电话或安排人回电话。这一次,没有任何反应。当时,在洛阳的采访处于极度焦灼的状态,隐隐有些觉得反常又无暇细想。

9月21日,我还在洛阳采访,即传来他被查的消息。没想到,河南第一个的省部级官员是他。当日陪我的洛阳市委常务副秘书长知道他为我到洛阳打过招呼,十分紧张地问:褚记者,秦主任出事了,你不会有事吧?我答:没事,我们没有不正当的利益关系。

不及面谢,他已。与他的第一次见面,也成了最后一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