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一
笔者发现,引发“另类”解读的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操作手法:
张冠李戴。公共政策、权威信息关乎千家万户,解读时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其概念内涵,就会歪曲原意,让公众在舆论“热浪”中陷于迷茫。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一些自媒体对银行业“征信”与社会信用体系“失信”分不清楚,以“结清逾期账款即可修复征信”等为题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正题歪做。一些发布在主流媒体中的报道,在被转载的过程中,因被篡改标题导致与事实相悖,并因此引发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也是屡见不鲜。
比如,今年3月,某地官媒发布当地印发的《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提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然而一些自媒体偏偏摘取“民营企业家涉案人员能不捕的不捕、能不判实刑的不判实刑”作为标题进行报道,引发舆论哗然。
概括不当。标题作为叩开读者的“敲门砖”,一般具有高度概括性,但一旦概括不当,反而“”文章原旨。
如,交通运输部曾发通知称,针对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和跨省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以及插秧机实行“预约免通行费”,但到了一些自媒体那里,标题就成了“全国高速将再次免通行费”。
断章取义。这类“剪刀手”,往往不顾政策出台背景、具体实施环境等,粗暴地“剪切”一段博人眼球的内容作为标题,引发舆论“围观”。
前几年,一些媒体在转载一则有关“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的新闻时,将“个人”二字遗漏,意思大不同,引发很多网民对经营成本上升的担忧,导致网络舆情迅速发酵。
二
有人说,标题已成为内容传播的“核心竞争力”。但一些标题在传播过程中,导致政策被“肢解”、信息被“曲解”,影响整个网络舆论环境。深挖这一问题的产生根源,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必须厘清。
其一,为何总有人偏爱制作易引发“另类”解读的标题?一些媒体“绞尽脑汁”寻找所谓的“新闻价值”,把能够引起公众关注乃至争议的内容摘出来作为标题,或把一些本身并不重要的事实作为标题进行强调,为了“吸睛”而“牺牲”准确、客观以及真实,其目的正是制造话题、炒作热点、收割流量,进而坐收渔翁之利。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不排除存在有心人带节奏的可能。尤其在一些重大政策出台、权威信息发布时,对标题进行一定“操纵”,引发公众“另类”解读,其实是故意“撩拨”公众情绪、制造对立。
比如,前些年,有商业平台转载主流媒体《多地整治网约车探索“规范路径”》的报道时,将标题篡改为《官方:网约车属高端服务,不应每人打得起》,故意制造不同收入者之间的群体对抗,引发舆论热议。
其二,网民为何会被引发“另类”解读的标题“吸引”?这背后是阅读习惯和认知心理。调查显示,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而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收率为34%,这是一种“首因效应”。
与此同时,一些网民只看标题后快速扫描内容,或者干脆只看标题不看内容,这种习惯在无形中助长了各类“标题陷阱”,造成断章取义的理解。加之“标题”利用抓人眼球的字眼,引发网友猎奇心理等,很容易导致网友被误导。
其三,标题引发“另类”解读的根源是什么?标题“带歪”全网舆论节奏,很多时候是因为它与某些社会情绪形成了“同频”。一些媒体或自媒体深谙社会情绪,故意制作带有误导性、渲染性、煽动性的标题来拿捏网民心理。
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标题中有意“迎合”受众普遍关心的某类社会现象,对事实进行夸大、以偏概全,制造轰动效应,让处于焦虑中的网民越看越焦虑。
比如,随着大学生就业形态愈加多元,有关学历问题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一些自媒体和社交平台捕捉到这一热点后,通过各种渠道东拼西凑出“全国七万硕士在送外卖”的错误结论,并以此为标题蓄意放大就业焦虑和群体恐慌。
图源:视觉中国
三
总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标题自然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破解标题引发“另类”解读这一难题,是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执法不“缺位”。“叫停”流量诱惑下的为所欲为者,离不开从严执法。一些媒体或自媒体切莫空有一颗舆论监督的心,却干着舆论宣泄的事。国家早在2017年就发布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对为了“抓眼球”而无视新闻真实、致使政策误读的做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理应依法予以严惩,提高“越轨成本”。
监管不“缺席”。标题引发“另类”解读现象频频发生,折射出网络传媒行业的监管空缺。比如相关部门是否可以组建专业评议委员会、建立行业内部自我监督机制,定期针对标题乱象开展行业评议,向社会公布出现不当标题的媒体和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并严格监督结果的执行?与此同时,是否可以考虑从严把控网络转载资质,畅通网民举报通道?
治理不“缺失”。标题引发“另类”解读后,社交平台和自媒体“跟风”炒作,网上常常呈现舆论鼎沸状态。对这一问题,平台和个人都该有所“贡献”。平台不妨健全“人工+算法”的自我治理和审核机制,利用算法模型精准识别恶意炒作类标题,并对“异常”标题进行人工复审;普通网民在经历过多次“标题陷阱”后,也不妨多一些耐心,读懂“吸睛”标题背后的完整内容。
标题虽小,也有导向。标题怎么做,体现了创作者和发布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新媒体时代的好标题,既要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又要忠实于事实,以免新闻在“高度概括”的标题中失了真、错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