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以北城镇艾伦,人们在购物中心枪击事件现场附近悼念受害者。达拉斯以北城镇艾伦的一家购物中心6日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9人死亡、7人受伤。新华社发(田丹摄)
校园也是美国暴力的“重灾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1年,美国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与枪击有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约50%。掌握了“锁门、关灯、藏身”等“就地避险”校园枪击演练操作的学生,被舆论称为生活在枪袭阴影下的“锁门一代”。
美国枪患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从踏上美洲大陆屠杀印第安人到骑马开枪拓荒的“西进运动”,暴力是流淌在美国人血脉里的基因。1791年,美国批准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公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由此,逐渐成为美国白人文化象征之一,拥有是所谓自由、独立的表现这一观念深深嵌入美国价值观。美国的暴力基因在一场场对外中更显露无遗。在建国以来240多年的历史中,美国只有10多年没有打仗。“美国的历史是充满和扩张的历史。”美国历史学家保罗·阿特伍德在《与帝国:美国的生活方式》一书中这样写道。在《今日美国报》专栏作家雷克斯·赫普克看来,恶性枪击事件之所以在美国如此常见,是因为“对的崇拜超过了对同胞生命权的尊重。”
美国枪击暴力频发也是现实的悲哀。美国政界对持枪自由和管控的争论数十年来从未止息。共和支持持枪自由,民主更倾向于控枪。民主人高喊“枪患撕裂了美国的灵魂”,而共和人坚称“加强控枪会让更多人死于枪击”。由于两在控枪问题上的对立,恶性枪击事件成为国会议员们互相攻讦的由头,民意沦为博弈的工具。面对生命之殇,美国政客们算计的却是如何捞取资本和打击对手。每当恶性枪击案发生,都会在美国社会掀起讨论管控的短暂热潮,但不久后,一切又会如旧,周而复始。
4月17日,人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控枪游行,呼吁禁止销售攻击性武器,应对美国暴力问题。新华社发(亚伦摄)
美国控枪不力背后还有着“神通广大”的利益集团身影。美国庞大的产业形成包括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等在内的拥枪利益集团,后者利用金钱,一方面向社会宣传“枪击事件是人祸而非枪祸”等反控枪观点,影响选民,巩固拥枪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捐助资金、开展游说等方式扶植持反对控枪立场的政客上台,深度绑定美国政、选举,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关系网。政客们在控枪问题上小心翼翼,一是不愿失去持反对控枪立场选民的选票,担心断送前途,二是控枪立法过程漫长且最终可能不了了之,谁也不愿在这个问题上消耗自己的筹码。
愈演愈烈的暴力已成为深入骨髓的“美国之痛”。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反思,美国民众将继续生活在暴力的血色阴影之中,鲜活的生命将继续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