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gevy做的就是模拟这种突变,让患者造血干细胞的BCL11A进行切割,松开胎儿血红蛋白的刹车。这也使得,Casgevy具有治疗镰状细胞病、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的潜力。
在镰状细胞病的临床试验中,目前有45名患者接受了Casgevy治疗。其中29名提供足够成熟的患者数据显示,28例在治疗后至少12个月内,没有出现严重疼痛迹象。
而在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β的临床试验中,目前有54名患者接受了Casgevy治疗。基于42名成熟患者的数据显示,39例在治疗后至少12个月内不需要输注红细胞,另外3名患者对红细胞输注的需求减少了70%以上。
从短期安全性方面来看,副作用通常与自体干细胞移植一致。这些数据无疑表明,不管是针对镰状细胞病还是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Casgevy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 03 / 完成的与未完成的
Casgevy的上市,对于CRISPR编辑技术来说,还只是新时代探索的开始。
对于Casgevy本身来说,治疗的繁琐复杂与成本高昂的痛点,将是考验其商业化前景的因素。
治疗方式层面,Casgevy首先需要通过从患者的骨髓中取出干细胞,并在实验室中编辑细胞然后进行回输。在回输之前,还要消除掉骨髓中原本的天然造血干细胞,以减少后续异常血红蛋白的表达,并为新造血干细胞的生长留出空间。
在回输之后,患者可能需要在医院观察至少一个月,以避免潜在的感染等问题。
与此同时,Casgevy的定价也很关键。根据非营利组织临床和经济评论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如果该疗法获得批准,预计价格将极其昂贵,每位患者的费用可能高达200万美元。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很可能将绝大部分的患者阻挡在外。
繁琐的步骤、高昂的成本,是Casgevy需要面对的挑战。而CRISPR编辑技术的前进方向,则取决于长期安全性问题,以及是否能够从体外编辑转化为体内编辑等。
其中,最为关键的必然是长期安全性问题。自2012年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诞生以来,脱靶变成为其发展制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预期靶标以外的其他DNA片段进行了切割,可能会破坏非靶向基因的功能或调节,引发严重后果。
为了确定Casgevy脱靶的分析是否可靠,FDA不久前还召集了智囊团开会表决。虽然在会议上,专家小组对该药物的安全性表示肯定,但仍需要药企后续更长周期的临床数据来证明。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还很年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毋庸置疑的是,Casgevy的上市将成为基因编辑疗法的历史性时刻,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国内药企也不会缺席。当前,包括博雅基因、和度生物、天泽云泰、微光基因等均参与这一新时代的角逐。或许,不远的将来,国内药企也会带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