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核心提要:
1. 最近,油麻地的知名地标——老牌餐馆美都餐室的霓虹招牌被正式拆下,引起网友热议。香港立议员邓飞指出,香港屋宇署可以根据建筑物对于公众是否构成实质性的风险来决定清拆与否,这主要是处于安全的考虑。现在香港有不少灯牌选择了更节能的LED模式,但也面临环保和光亮夜市之间的取舍问题。
2. 对于霓虹灯牌被拆掉,邓飞认为香港普通市民是比较泰然处之的。原因有二,一是并不存在将霓虹灯牌全部拆除的行动,行政部门从未就这一政策向议员进行咨询和酝酿;二是对于新一代香港人来说,霓虹灯并非是集体记忆,香港有新的建筑、新的时尚品牌,大家一直在向前看。
3. 不少自媒体将拆掉霓虹灯牌和所谓“香港的没落”挂钩,邓飞同意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但香港现在开启了不断开创新时尚、新文化的另一个时代。他认为如果香港过了若干时候没有任何更新,一直在吃老本,香港才是真的没落。
4. 邓飞认为与内地相比,香港没有统一的城市管理队伍,不同部门承担着不同的城市管理功能。这些不同执法部门里面的执法队伍,每一个行动都必须有很明确的法律依据,否则是通不过法庭检验的。
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凤凰网香港號,我是陈笺。近年来香港屋宇署进行定期霓虹灯招牌巡视行动,集中处理区域内的危险及弃置招牌,以保障公众安全。11月9日,油麻地庙街美都餐室的招牌也已正式拆除,8日最后一亮也象征着它已完成58年来的使命。11月12日开始,不少自媒体账号发文称,香港引入“内地城管的管理办法”将霓虹招牌一夜拆光。
霓虹灯过去一直是香港的一部分,这项标志性文化地景渐渐消失也令人深感惋惜。真实的情况是否是这样?霓虹灯被拆除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香港的城市管理是否有内地的“城管”模式?相关话题今天请来立议员邓飞一起来聊聊。
香港市民对拆除霓虹灯牌淡然处之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邓议员,您好!香港市民对霓虹灯被拆除事宜的普遍看法是什么?
邓飞:其实香港市民还是比较淡然处之,因为有时候是一些网上的新闻放大了。暂时我们看不到要把这些霓虹灯全拆掉的政策宣布出来;相反特区政府的有关部门已经澄清说完全没有这样的方案。
大约在2013年左右有一个政策出台,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检查这些霓虹灯的结构是否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有的话能修就修,不能修的话才拆。因为大家知道,早些年香港因为打台风吹倒一些大树也压死了人。树尚且如此,霓虹灯这样在大风之下摇摇晃晃,你不会觉得有任何浪漫,反而觉得有点害怕,绝不敢站在它下面。所以,大家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
▎美都餐室的灯牌在11月9日下午正式拆除。
香港不存在大规模清拆霓虹灯牌的情况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香港夜色中霓虹闪耀的景象或许更是海内外游客对香港的集体回忆。我想请您还原一下,香港屋宇署在执法时有些什么样的法律依据或者法律规定。在立层面,你们有没有在拆除霓虹灯这项事宜中有所跟进?
邓飞:我先说恰恰是因为没有要把霓虹灯牌全拆掉这样一个政策出台或者准备酝酿,所以这也不是立特别关心的一件事情。
因为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政策快要出台,行政部门包括屋宇署、政策局等都会预先给议员做一个酝酿和咨询,看看大家意见。不可能啥都没有做,静悄悄噼里啪啦地过来执法,一夜之间全都扫平。在香港从来都不会这样做,也不符合香港公共行政的惯例做法。
▎香港特区政府屋宇署向媒体证实,署方从未针对霓虹灯招牌采取大规模执法行动。
所以,可以说立几乎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什么叫从来没有关心呢?第一,我没看过有任何议员曾经提过相关的质询。第二,一般来说政府官员会约不同的政团、不同联谊会里面的政、社团去做一个碰头和酝酿。
最近几次好几个政府部门跟我们的碰头都没有人提过要大规模清拆霓虹灯,完全没有这个事情。这也没有什么保密性对不对?不存在说要保密进行,不通知立,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在社交媒体流传广泛的图片并非实拍而是艺术家surrealhk数字合成。
第一,香港屋宇署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建筑物对于行人、公众是否构成实质性的风险或者威胁来决定清拆与否。
第二,它的执法手法也不是特区政府直接来给拆掉。一般来说,这些都是依附于一些商业大厦,大业主有责任去清拆。因为,如果特区政府帮你清拆,相当于是把责任推到政府身上。而且找人清拆本身也是一笔支出,不可能用纳税人的钱去支付本来应该由业主立案法团来负责的工作或者费用。
所以,方方面面加起来,我觉得这是有点被媒体放大了。个案可以存在,但并不存在大规模清拆这种情况。
▎2023年3月14日,应香港政府要求,南昌典当铺霓虹灯招牌被拆除。
霓虹灯牌的替代方案面临环保困局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霓虹灯对香港而言一直具有相当重要的标志意义,它是一种传统工艺,但是因为社会关注节能问题,不少采用了LED模式。在保障公众安全和保存独特文化之间,您认为应该如何取得平衡呢?
邓飞:我觉得两方面:首先就是按法律办事,香港的法律不是针对霓虹灯,也不是针对外墙、树木,而是针对所有有可能对交通行人构成风险、构成安全威胁的那些物件;其次,真正要平衡的还有近年很流行的一个环保观念叫“光污染”。
刚才如你所说,现在新派比较时尚的倒不是用传统的霓虹灯而是用LED射灯。我打一个很大的广告牌,在广告牌的外端有一堆LED射灯光亮得不得了,那不是传统的霓虹灯可以相提并论的。
▎近年有霓虹灯牌与LED招牌同时出现。
当然LED相对比较节能,但最主要的是太光亮了。住在那个区的一些市民晚上根本就睡不着觉,你再怎么拉上窗帘都会透光。我可以提醒内地来香港的游客,大家可以留意有没有一种现象,就是明明你在内地是比较健康的睡眠时间。但当你来到香港,折腾到12点1点2点都不太愿意入睡。
倒不是说有很多晚上的活动去吸引大家,我觉得是因为香港的大街太光亮了。环保专家他们提到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光污染。但是如你所说,既然我们是要搞夜缤纷,光彩亮丽才能吸引大家。如果太阴暗,除了没有气氛,可能也会出现一些街道安全问题。所以,真正的平衡其实是在这里,不是安全问题,是环保和光亮夜市之间的取舍问题。
▎媒体曾报道旺角The Forest商场的户外广告牌光度超出国际照明委员会建议光度的15倍,造成光滋扰。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霓虹灯牌未必是香港人的集体记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香港有“霓虹交汇”这种非牟利性的组织致力于对大型霓虹招牌类的保育工作。2022年这个组织估计全港大约还剩下500块霓虹招牌。目前港府也推出夜缤纷,您认为点亮城市夜景是否还有其他替代方案?
邓飞:为什么香港人会比较淡然处之?这主要是因为香港一直在城市化、一直在进步。这些霓虹灯可以推本溯源到五六十年代,十年代经济最畅旺的时候特别多。所谓的霓虹灯主要集中在油尖旺。
所谓的集体回忆,我觉得更多是内地游客看了太多的港片和香港电影所产生的。对于新一代的香港人,就是本地出生长大的,他不见得有这个集体回忆。
▎王家卫认为香港的夜与日就是《重庆森林》的主题。图源:《重庆森林》剧照
很多内地人以为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其实在香港并没有什么时尚文化的传承,一代人有一代人流行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看,港岛区霓虹灯就相对少很多对不对?港岛最旺的消费场所,铜锣湾、湾仔霓虹灯非常少的,但是香港人非常欢迎,游客也非常喜欢。然后一些新区的新的消费点,比如说西九完全也是没有霓虹灯的。
香港人也会怀旧,所以有很多怀旧的影视剧。但同时也在开创新的传统、新的时尚、新的品牌。现在不用霓虹灯了,用了LED灯,当然我还说一句,在环保上有争议性的,但是换了之后,你看旺角有很多霓虹灯,它是另外一种亮丽,也是相当漂亮的。
因为怀旧就不管安不安全一直抱着不放,新的东西就一直排斥,这个态度我是有保留的。你看现在新的建筑,m+、西九故宫这些完全是新的时尚品牌,十年代那种色彩完全没有了,但还是很受欢迎,我觉得要向前看。
▎港府9月开展“香港夜缤纷”活动,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吸引市民外出,令香港的晚上活起来、动起来。
没有文化创新的香港才是真没落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有不少自媒体将拆掉霓虹广告牌和所谓“香港的没落”挂钩,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
邓飞:我觉得内地同胞入戏太深了。很多内地同胞对于90年代的电影电视剧,甚至80年代的电影电视剧还是充满了感觉,包括新一代的内地同胞都是这样的。明明是2000后,他都可以对90年代或者80年代电影影视剧充满欣赏,当然是非常好的事。
但是对于香港本地的年轻一代来说,他只看到这时代不停地进步。霓虹灯变成LED灯,他会关心光污染的问题;新的建筑物、新的特色旅游景点,或者是一些广告的方式,它会有新的形式不断产生。
▎霓虹灯牌制作过程。图源:香港01
我同意一个时代是过去了,但我们现在开启了另外一个时代。香港的年轻人比较看重的是不断开启新的时代。就算是香港的一些中老年人,我也不觉得他们特别怀旧到这个东西不能拆,一定要保留下来。反而很多人都是比较欣赏时代在不断地进步。
我们开创新的时尚、新的文化,反正香港光彩光亮的城市一直在不停往前走。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过了若干时候没有任何更新,还是保留着几十年前的霓虹灯,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一直在吃老本,一直都没有新的发展、没有新的文化创新,那么这种情况之下香港就真的没落了,我反而是这样看的。
香港没有统一的城管队伍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有网友称这是“香港引入内地城管的管理方法”,香港和内地在市容市貌的管理方面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图源:摄影师Keith Macgregor
邓飞:对于内地城管,内地同胞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那么香港倒没有一种统一的城市管理队伍,它是不同部门承担着不同的城市管理功能。
比如说屋宇署,就可能会监督着这些建筑物的外围外观会不会造成风险;食环署就会监管一些流动小贩是否无牌经营;还有交通督察,就配合警方监管城市违例、乱停车;打击在公众地方吸烟,香港有控烟办。就算是维港,在维港水面上有100多艘船是属于环保署的,在收集垃圾,否则我们看到的维港不可能这么清洁。
▎图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第二点,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如果没有法律依据,受影响的市民完全可以反过来去投诉甚至控告这些执法队伍。所以,本地的这些不同执法部门里面的执法队伍,它每一个行动都必须有很明确的法律依据。
比如说你冷气机滴水违法,一样可以检控。那如果出一封警告信给空调滴水单位的业主,这个警告信必须明确是根据香港法律第几章第几条第几款,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说我根据相关规定来对你采取行动,这是不行的,这是绝对不可能做得到的,在香港是肯定通不过法庭检验的。
我觉得这可能是跟内地最大的区别。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好的,非常感谢邓议员。尽管我们对于霓虹灯有着特殊的情结,但在香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集体回忆,既可以怀旧,也拥抱新地标。“引入内地城管” 的传言并不属实。欢迎大家来香港,亲身体验香港的新魅力。香港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