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宏观 >内容

一曲传江南,可解曲中人?_宁波

2023-08-11 17:46:22来源:
导读北仑中心公园的《采茶舞曲》水幕光影秀,今天开始要与大家暂别了。这首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蜚声中外的“神曲”,周曾赞“有时代风格、有地方...

北仑中心公园的《采茶舞曲》水幕光影秀,今天开始要与大家暂别了。

这首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蜚声中外的“神曲”,周曾赞“有时代风格、有地方风味”,还亲自改了“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这两句歌词。

它活泼逗趣、朗朗上口,前奏一起,便是喜气洋洋的氛围,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晃起脑袋打节拍。

喷泉广场上,那些从未听过此曲的蹒跚小童,也跟着扭了起来。

当音乐歇止,水柱落回泉池,人群渐渐散去,我们是否能够浅浅记住,这个夏天,《采茶舞曲》连续播了好多天,它的作者叫周大风,周大风是我们北仑人。

今年是周大风先生诞辰100周年。除了《采茶舞曲》光影秀,家乡北仑还举办了“大风音乐节”,出版了影音集《大风表东海》,推出了“五曲茶”,还成立了“大风”文化教育基金和古琴教育传承基地。

图片

2004年在北仑瑞岩寺留影

周大风一生著作等身、春晖四方,被誉为中国音乐界的国宝,是中国音乐圈传奇般的存在。

他的故事,说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今天就说一些没那么“广为人知”的。

他是个天才——

周大风天赋异禀,3岁会拉胡琴,7岁会写诗,11岁会作曲,17岁就写出《国际反侵略进行曲》,唱响全球60多个国家。

图片

童年时期大碶后洋周家祖屋留影

他通晓音乐、戏剧、文学、绘画、篆刻等20多门学科,甚至还会制造乐器。

大碶的周大风故居里,一楼大厅摆着一架立式钢琴,便是“大风制造”,组装、调音都是他自己搞定。有的配件由厂家提供,有的则是纯手工制作。比如为了给钢琴减重,他用了新材料ABS来做琴键。

图片

周大风自制的钢琴

长久以来,钢琴原材料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周大风立志要造出普通人买得起的钢琴,所以总是想办法在材料上改革,努力找一些替代品。他为此竭智尽力,曾在6个钢琴厂任技术总顾问。

他拯救了昆剧——

1952年,周大风担任浙江省文工团团干兼乐队队长。他与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一起,投身越剧音乐改革,开创了越剧男女合演的新纪元,还写了诸多越剧专著,为越剧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片

1954年,访问越剧前辈艺人座谈会合影(三排右一为周大风)

但鲜少有人知晓,就在那个年代,他找到了濒临解散的嘉兴国风苏昆剧团,并扶持他们发展壮大,使他们后来成为浙江昆剧团,这是建国后的第一个昆剧团。

2013年11月,病榻中的周大风曾讲述过那段故事。

当年,杭州有个“大世界游乐场”(现杭州市文化中心),周大风兼任总经理。一毛线一张门票,进到里面,可以从中午11点看到晚上11点,有越剧、绍剧、婺剧、甬剧、滑稽戏等。他每天去的时候,总想:为什么其他剧种都有,就是没有昆曲?

于是,他就到处找昆曲,全国各地去找,却没有找到。难道历史悠久的昆曲绝代了吗?

图片

1958年9月,浙江越剧二团《雨前曲》在北京长安剧场演出后与周恩来合影

最后,他打听到嘉兴有个“国风苏昆剧团”,辗转几次在嘉兴濮园找到了这个过得很苦、但还在坚持唱昆曲的昆剧团。

他非常高兴。

就这样,剧团三十来个人,一身破衣烂衫,来到了周大风身边,进入了“大世界”。

周大风的学生,上海昆剧院一级作曲、昆曲艺术国家级代表传承人周雪华,在周大风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深情回忆启蒙老师。

她说是大风先生发现了她,“周老师知识传承给我,对我恩重如山!对年轻的昆曲传承人恩重如山!对昆曲音乐发展恩重如山!”

他为音乐教育悬尽一生——

1943年,20岁的周大风奔赴抗战大后方江西赣州,在收纳了千余名战地孤儿的“中华儿童新村”担任艺术指导员;后又在江西广昌县立中学、江西九江女子师范学校、宁波二中等校任教。

五年多的教育实践,目睹学生的进步成长,周大风深切体会到,教育对民族兴亡、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之后他通过讲学、写文章、编教材等方式,扑身音乐教育事业,写下了大量教育专著和论文,如《创造教肓》《熏染教育》《类比教育》等等,提出了很多教育新思想。

“幼儿在校,就是一个玩字”

“要看到活动也是教学,且是相当有益的教学方式”

“要让学生凭兴趣、个性、爱好,自由选择听、奏、唱……”

这些教育理论,放在眼下,也是相当前卫入时。

1980年,当选为浙江省音协后,他下决心首先要在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养方面“有所作为”。于是,他创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音乐教育刊物《中小学音乐教育》,并亲自担任主编。

图片

“为办好这个刊物,我头发也掉了一半!”凡是刊出的文稿、谱例,一字字、一行行,他都自己审稿。

这本刊物办了四十多年,受益者数以几十万计,最多的一期发行近6万册,时至如今仍然生生不息,是中国音乐教育史上最“长寿”的杂志。

1982年,周大风创办了全省首个民办音乐学校——浙江社会艺术学校。编教材、开讲座、捐钢琴,他还经常一个班一个班地去“旁听”,听完和任课老师交流,听意见、提建议,带着大家一起上好每一堂课。

这所学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如浙江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杨孜孜、浙江音乐学院大管教授王震、知名影视作家柏华英等等。

图片

1987年12月,全国第二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左四周大风)

直到80多岁高龄,周大风依旧坚持在全省各地演出、辅导、讲学,足迹遍及浙大、宁大、华东师大、浙师大等省内外学校。

他从不收讲课费,认为“拿教育单位的钱,于心戚戚,等于在吃子孙饭”。不但不收费,有时还免费送书给听课的人,义务为学校修钢琴和调律。

他撰写的调律书,现在仍是调律师们的教科书,很多调律学生都渴望再版。

周大风的爱徒,现任浙江大风音乐艺术专修学校校长陈建国,前两年办起了盲人钢琴调律师培训班。他说:“这是我遵照大风先生的遗愿做的,老师一直关心弱势群体的音乐教育。弥留之际,还惦念着如何帮助那些贫困但拥有音乐天赋的孩子。”

2015年,周大风与世长辞。生命的最后10年,他陆陆续续写下了100多万字,全是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文章。

儿子周小风回忆:“父亲不会用五笔和拼音输入法,就用电脑写字板写,总是写到凌晨三四点,把眼睛也用坏了。”

2013年11月,浙江首届音乐奖颁奖典礼举行,91岁高龄的周大风在亲人的搀扶下,上台领取“浙江音乐奖”荣誉奖。

图片

2013年获浙江省首届音乐奖荣誉奖

台上,大风先生虽患病在身,但仍然神采奕奕,说话温润有力。主持人问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台下的后辈们讲,他站定身子,娓娓而谈——

“我只是为继往开来做了一点小事情。我们国家在发展,艺术也在发展,希望比我们这一代更好的音乐家们,勿忘中国是‘礼乐’之邦,要用音乐去教育人感化人,促使人道德高尚,变得更加聪明懂创造。我们的音乐要有大大的发展,国家才能更好地强大起来……”

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们北仑出过什么名人啊?你会怎么答?

“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知道伐?还有周大风嘛,就是音乐课本上那首采茶舞曲的作者嘛……”

"

图片

来源:北仑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