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对航空界的挑战
在圆桌讨论中,吴光辉表示:
“可持续发展对民航业界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政策层面来说,总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中国民航局也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来推动相关领域的建设。对企业来讲,则面临相当大的挑战。汽车、高铁和船舶都可以使用电动力,但航空发动机是短期内难以被取代的,因为航空发动机是目前单位重量工作最高的动力系统,尤其是大型民航运输飞机,短期内难以被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航空业就不能为碳减排、碳达峰做贡献。譬如,很多企业正在不断推动新型燃油技术;使用技术手段令航线运营更精确……乘客个人也可以为此作出贡献,比如不要餐食、少带行李,都能够令飞机减少碳排放。”
国产民用飞机上的减碳实践
会议上,看航空记者针对国产民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实践进行了现场采访。
徐军表示,作为C919大飞机4个重要系统的供应商(辅助动力系统、机轮与刹车、飞行控制系统和大气数据及导航系统),其很多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按照较高的可持续发展标准。例如其为C919定制的APU系统,就按照中国商飞的要求,做到了比当时同级别飞机更低的排放水平。
此外,面对全球市场,霍尼韦尔还推出了其131-9A型APU的高效模式:在软件和压缩机升级与更新后,高效模式能够提升1%~2%的效率,每台APU每年可减少约2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作为ARJ21飞控系统的供应商,霍尼韦尔根据中国商飞的需求,十余年来不断升级其供应的产品。其为ARJ21提供的Aspire 400卫星通信系统能够为其驾驶舱提供高速安全的语音通信和数据连接服务,这一系统不仅能够满足驾驶舱4分钟安全语音通信,还为未来的地空联合决策航路打下了基础。在不远的未来,飞行机组可以据此即时调整航路,让航线更科学、耗油与碳排放更少。
从2003年开始就参与中国民用飞机项目,徐军对中国民机的未来充满希望:“期待C919早日投入商业运营。东方服务东方,我们不仅这样说,也用行动证明着这一点。”
航空碳减排的未来技术图景
会议中,马莹针对航空航天业界不同减碳技术路径的未来图景做了专门演讲,并接受了看航空的采访。
马莹表示,目前将常规Jet A燃料掺混50%SAF的技术已经成熟,在航空发动机不进行改装的前提下,含有50%SAF的燃料已经可以支持从公务机到大型长航程飞机等一众民航飞机的运行。
而未来,根据霍尼韦尔的预测,使用100% SAF进行商业飞行,或许要在2025或2027年之后实现;技术挑战更高的氢燃料动力系统,会首先应用于公务航空领域,这一变革将在2027或者2030年左右实现。
从霍尼韦尔目前正在推进的不同技术方向来说,针对无人机的小型氢燃料电池系统已经实现(2022年),计划到2025年,可以使用100%SAF的APU可以应用于公务机;预计2028年后,数百千瓦级别的使用SAF和氢燃料的涡轮发电机可以用于商业级UAM(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在2030年后,兆瓦级别的使用SAF和氢燃料的涡轮发电机可以用于通用航空器;2032年后,可以使用新一代100%SAF(如乙醇基可持续燃料)或者氢燃料的APU可以用于公务航空领域;而大型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将在2028年后在UAM领域率先启动,直至2035年应用在新一代涡桨飞机上。
针对这样的发展图景,马莹强调,这些技术一定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才会进入应用。对此,霍尼韦尔能够提供的将不仅仅是某些技术,而是在其既往丰富的产品和技术基础上,提供从驾驶舱到客舱的整套解决方案。
“在可见的未来,我们会看到使用可持续技术的航空器在城市上空自由飞翔,这多么令人激动”,马莹这样说道。
霍尼韦尔的分享折射了未来全球民机发展的重要机会与方向。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不仅已经成为全球推进发展的重要宗旨,是航空业延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