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历经数千年历史演进
留下无数珍贵文明遗迹
这座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正在实现向国际化旅游大都市的蜕变
↓↓↓
文化创新性地标不断涌现
近年来,西安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涌现出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大唐不夜城、易俗社文化街区等文化创新性地标,向世界展示着古都源源不断的活力。
入夜的大唐不夜城成为穿越历史的“长安城”。沿街的各类开放式、互动性演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西安美术馆、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每天都在进行各类展览及演出,让市民和游客走进艺术的殿堂;“不倒翁小姐姐”“李白”“石头人”等一系列品牌形象IP,成为传播古都文化的有效载体,让历史文化资源活化成旅游资产。
今年以来,西安聚焦历史文化、微度假、本地游、夜间经济,以推出新产品、壮大新业态、打造新场景、叫响新营销、做精新IP、做实新消费为工作思路,深入挖掘西安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推动产品、场景、技术创新,构建特色化、品质化、现代化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格局。彰显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之都”、引领潮流风尚的“时尚购物之都”“美食之都”和“旅游名城”“会展名城”“赛事名城”,成为关于西安的热词。
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温度
8月12日,正在新城区文化馆图书室看书的西安市民王瑞娜告诉记者:“这里环境优美,书籍种类丰富,我闲暇时就会过来看看书,感觉真好。”
位于西安幸福林带南端的新城区文化馆,掩映在一抹苍翠之中,建筑面积达1.36万平方米,设有文化艺术培训、非遗传承展示、图书阅览、数字展厅、幸福剧场等特域,是一座集智慧阅读、文化艺术培训、文化休闲、非遗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这座场馆极大地丰富了周边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普遍欢迎。
新城区文化馆内摄影展。(资料图)
今年6月,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建成开放,日接待能力达到1万人次。馆内常设裸眼3D四折幕、非遗数字体验区、书画摄影等专题展览,常态化开展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全民艺术普及培训项目,成为大众休闲娱乐、学习、观展的好去处。
一座座图书馆新馆落成,一处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投入使用,文化下基层、戏曲进乡村……在西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普惠、出新出彩,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让西安更有文化质感。
文旅消费新高地加速形成
近年来,西安市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西安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游、度假游转型升级,建成丝路欢乐世界等一批文旅重点项目;着力擦亮“东亚文化之都”“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等城市品牌;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塑造高品质消费新场景,创新打造城市时尚文化消费圈。
6月底,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推出了“夜游、夜演、夜娱、夜憩、夜食、夜购、夜市、夜练、夜读、夜宿”10个业态525个夜游目的地,丰富内容供给,壮大新业态;打造了1条“古都华韵”特别推荐线路和20条区县精品夜游线路,盘活既有资源,推出新产品;围绕“有礼、有味、有景、有情、有料、有才”推出6大主题85项夜游活动。
正值暑期,在西安,人们徜徉在各大博物馆,开启博物馆研学之旅,穿越千年文化,探寻历史记忆;在西影电影圈子,了解电影制作的前世今生,感受最前沿的时尚文化;在各大剧院,欣赏音乐会、话剧、舞剧,感受艺术的魅力。在旅游景区,沉浸式实景演艺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在浐灞生态区,汽车后备箱集市成为年轻人夏夜游玩、消遣的好去处。博物馆热、演出热和夜经济热成为这个夏季拉动西安文旅热潮的“三驾马车”。
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7月,“国风秦韵”西安文化和旅游展在丹麦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在德国慕尼黑,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千年古都 常来长安”西安文旅推广(德国专场)活动,为两地往来合作交流厚植基础。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还与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对口合作,在马耳他瓦莱塔市、桑塔露琪亚市,开展马耳他2023部省合作“茶和天下”等文化旅游交流活动。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作为古丝路起点的西安,对外交流与合作愈加密切。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把“东亚文化之都”创建作为打造城市文旅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抓手,积极举办西安文化旅游海外行活动,不断扩大西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西安打开了一扇扇展示古都新形象的窗口,展现着千年古都的文化自信,也进一步扩大了西安的国际交流朋友圈。
从秦岭脚下到白鹿原上,从巍峨城墙到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汹涌的人潮见证着西安的传统与现代、开放与包容。西安市正在认真学习贯彻总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向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扎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