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房产 >内容

逍遥游中用一句指出蜩和学鸠(《逍遥游》中蜩与学鸠为什么要嘲笑鲲鹏)

2022-08-11 11:40:26来源:
导读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逍遥游》中,蜩与学鸠为什么要嘲笑鲲鹏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逍遥游》中,蜩与学鸠为什么要嘲笑鲲鹏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逍遥游》中,蜩与学鸠为什么要嘲笑鲲鹏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好玩的国学的回答,好玩有趣又有料!

庄子是中国道家哲学的第二号人物,他在老子道的哲学和无为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逍遥哲学。

庄子的思想极为深刻,其文章的风格是汪洋恣肆,非常难懂。但是如果我们抓住了庄子思想的三大特点,如此就能很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版权归芝士回答应酸网两站或原支作设者所有

庄子的思想其实包含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小与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第二个是与非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第三就是生与死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三组问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被研究庄子思想的学者称为小大之辩、是非之辨和生死之辩。

在逍遥游中,其实讲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大之辩。

我们知道,庄子最核心的思想是齐物论,这一点是从老子的思想中来,但是庄子的思想的深度,超越了老子。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有大就有小,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老子这一点带有矛盾的对立的思辨色彩。但是老子更加侧重于认为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庄子则不这么认为,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但从更深更广的视野来看,一切事事物又没有差别,其实都是一样的。比如高山很大,但是你站在太空看,那不过是一个小土堆而已。所以,庄子认为,大和小其实一样,这叫做齐物论。,这个齐物论引申到人生哲学上,就是所谓的荣华富贵,所谓的贫贱忧戚,所谓的喜怒哀乐,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孜孜以求财富权利与地位,而是要安贫乐道,顺其自然。

在和上主当但很并入总基,处门包。

好,我们现在可以说一说,为什么庄子的逍遥游中,蜩与学鸠要嘲笑鲲鹏。我们先来看一看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翻译成现代文就好懂了: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庄子先用浪漫的文笔,描写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鲲鹏的形象,他飞起来翅膀就有几千里宽,一下子就能飞上几万里高空,一下子就能从北极飞到南极。但是他的飞,需要条件,就是需要风的支持,没有风,再牛逼的鲲鹏也飞不起来。

与鲲鹏相比,蝉和蜩与学鸠当然是小的了,这与鲲鹏构成了明显的对比,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小大之辩。蝉和蜩与学鸠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却不自知,他们活在自己的视野之中,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他们认为他们就是逍遥的,就是自足的。这就是小,小境界小格局。庄子这样写,其实倒不是想嘲笑蝉他们的格局狭小,而是通过对比想告诉人们,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固定的,要我们放弃那种原有的固执的看法。因为,我们只知道万事万物千差万别,老是把视野放在事物的差异性上,而没有看到,事物其实是一样的,是没有差别的。

我们还可以从老子的一段话,来参照一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意思是: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所以,庄子认为,蝉和蜩与学鸠就是下士,是没有彻悟道的人。

应全原常流造金济每段,究布青构斯置。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